第22章 调去工厂(第6/8页)

他认真的问道,黑白分明的眼睛里带着一丝小心翼翼。

楚音音心里一酸,走过去牵住他的小手,经过这么多天的精心照顾,虽然温度一直在降低,但这一次蒋榆手上的冻疮终于没有长出来了,比来之前还长了不少肉。

“不仅是外婆,还有外公和三个舅舅舅妈,都特别喜欢小榆和小樟,这些就是他们寄过来给你们吃的。”

蒋榆有些不可置信,小脸上满是惊喜:“真的吗?外婆还有外公舅舅,真的喜欢我们吗?”

“对,说不定过年的时候,还能收到外婆寄过来的红包呢。”

蒋榆开心的笑了,“那我要把红包放进我的存钱罐里,到时候给外婆买好吃的。”

“好,真是妈妈的乖儿子。”楚音音摸摸他的小脑袋,这才开始熬辣油。

炉子打开,锅里面加入菜籽油,等到油温合适时,再把已经剁好了的干辣椒放进去,不一会儿,香气就飘起来了。

辣椒够辣,不仅冲鼻还特别够味,随着锅里的温度不断升高,香气也越来越重,被风一吹,飘得整层楼都是了。

不少人一闻到这香味就猜到是楚音音家又在做好吃的了,等出了门一看,果不其然,反正现在大家都习惯了,只要是有香气传来,保准就是楚同志。

怕辣酱糊锅,楚音音要不断的用锅铲搅拌,正忙活着,有人过来了。

“楚同志。”

楚音音一愣:“宋同志,你怎么过来了?”

宋诗雅身体本来就不好,养了这些天才稍微好点,一好就想着过来给楚音音道谢了。

“我知道你肯定不愿意再收礼了,所以就什么都没拿。”

楚音音笑着点头:“你这话可说对了。”

上次任主任拿来的东西她都不想接呢,这要是宋诗雅再拿东西来,那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先坐吧。”楚音音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正好这时辣酱也熬好了,她就关了火,等凉一点再装起来。

宋诗雅其实是吃过饭来的,但这会儿被辣酱的香气勾的都有些饿了:“好香啊。”

“你喜欢?那我给你装一碗你带回去吧?这个辣椒酱就算是不做菜,拌白饭都好吃。”

宋诗雅想说不用,但楚音音已经让蒋榆去拿碗了,她只能笑着点了点头,坐回去的时候突然看到了桌子上的书本,疑惑道:“你们家两个孩子上学了呀?”

虽然这些天楚音音一直让两小孩吃的很好,也养回来了不少,但毕竟受了那么多苦,还是比同龄的孩子看起来要小一点。

楚音音点点头:“他们都六岁多了,过了年就是七岁,我想先让他们看看书,到时候上学了也能跟得上一些。”

宋诗雅闻言非常意外。

她是老师,自然喜欢读书好的孩子,但像楚音音这样想方设法让孩子好好学习的家长,现在已经很少了,自从高考废除后,虽然大部分的家长还是愿意让孩子上学的,可都抱着很随便的心态,能让孩子上完小学就很不错了。

她想了想道:“学校再过不久就要期末考试了,楚同志你要是需要的话,到时候我可以拿一份一年级的试卷给你,你可以让他们试试。”

“那真是太好了。”楚音音惊喜道,这样一来就能知道两小孩学的怎么样了,“那就麻烦你了,到时候一拿过来我就让他们考试。”

能帮到楚音音,宋诗雅显然也很开心,她笑着道:“没事,不麻烦。”

坐在一旁的蒋榆:“……”

妈妈很开心,这位新来的阿姨也很开心,只有他受伤的世界出现了。

哦,不对,还有个蒋樟。

蒋榆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不要提前告诉蒋樟好了,到时候就让妈妈给他个惊喜吧。

此时正在院子里溜小鸡的蒋樟还在无忧无虑的玩着,压根不知道自己的亲哥已经为他准备好了大礼。

——

等到辣椒油全都凉下来,楚音音就找了个比较大的罐头罐子装了起来,接着,就准备开始做米凉糕了。

用的是红薯粉,比起面粉来说,红薯粉这种味道没那么好,口感也没这么细腻的东西,用来做面点效果就会差一些,但楚音音今天在供销社正好看到了有卖芋头的,就想到了和红薯粉一起,做成米凉糕。

这种芋头很大个,里面是特别好看的浅紫色,但是和水芋头差不多,直接用手碰会特别痒,只能用布包着把皮给削干净,紧接着蒸熟,和麦乳精、白糖混合在一起,再做成馅的模样,包进红薯粉做成的小面团里,压平,就可以了。

这种面食比较费功夫,但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要是还像之前那样做卤味,还没拿到黑市上,就全冻在一起了,看着就没什么食欲。

面点就不一样了,不管冷还是热,都一样的好吃。

楚音音一共做了两笼,第二天就拿去给了黄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