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二合一43-44章】……(第3/5页)

所以,她才会叫她老夫人。

这是尊重。

赵令妧点了点她的鼻头:“叫一声漂亮奶奶与我听听?”

沈如意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还是仰头叫:“漂亮奶奶。”

赵令妧被这声漂亮奶奶叫得浑身舒畅,她从袖中取出另一个荷包,直接塞到她手中:“好孩子,奶奶给你谢礼。”

————

沈如意却没有同别的孩子那般,高兴地伸手接过荷包。

她虽只跟师父读过三年书,却也知道无功不受禄,知道不能随意受人大礼。

她犹豫了片刻,还是低下头:“谢谢漂亮奶奶,但团团不能要。”

赵令妧略微有点意外,但又突然想起刚刚沈如意的行为做派,立即便明白她是个相当聪慧的孩童。

小小年纪却很懂事,对于陌生人的怜悯给与,她是不会愿意要的。

赵令妧面色如常,那张如牡丹般富贵荣华的面容上,没有被人拒绝的懊恼,甚至又多了几分慈爱。

“这不是怜悯,也不是赏赐,这是感谢你帮我们寻回荷包的谢礼,这是你应得的。”

沈如意不知道要不要接,她总觉得若是不接,这位老夫人会伤心,她不想让她伤心,但她又确实不想胡乱接受外人的好意。

那荷包一看就很贵重,不能随意便收下。

沈如意纠结着,小脸都皱成一团,她求救似地看向林娘子,林娘子正巧在她们边上,见她有些不知所措,便过来摸了摸沈如意的脑袋。

她伸出手,抱起沈如意,让她从板凳上下来。

“团团,这是老夫人给你的谢礼,”林娘子道,“这是她对你的关心和感谢,也是对你的喜爱,你收着吧。”

她又道:“你娘应当不会介意。”

林夫人还有些话没说,这般富贵人家都有自己的行事作风,受人恩惠便要偿还,今日是团团帮助她们寻回了荷包,所以她们必要给与谢礼。

若团团不收才是麻烦。

沈如意想了想,先冲林娘子道谢,然后便规规矩矩冲赵令妧拱手行礼:“谢谢漂亮奶奶的喜欢。”

赵令妧见她终于愿意要了,心里又酸又软,把那荷包端正放到她手上。

沈如意收过荷包,也很懂事地没有再停留,同赵令妧告别之后,跑着去找刘春燕玩。

赵令妧看着她小小身影消失在后院中,内心竟升起不舍与难过。

不过是惊鸿一面,却怎如同旧识离别,让人满心空茫,依依不舍。

林娘子见她看着沈如意失神,便笑道:“老夫人可是喜欢团团?我们这一片的街坊,都可喜欢她,是个顶懂事可爱的小囡囡。”

赵令妧问她:“她叫团团?就住这边?”

林娘子点头:“她娘说她生下来的时候跟个猫儿一般小小一团,所以就起了个小名,希望她能健康长大。”

贱名好养活,百姓常给孩子起这么一个粗糙的小名。

但赵令妧却觉得团团这个名字很好听,像极了那聪明的小丫头。

她眼眸微动,问林娘子:“刚她说她娘在巷口卖煎饼,是每日清晨时分?”

话一说到沈怜雪身上,林娘子便不由有些警惕,她笑容依旧温婉,却没有直接点名道姓,只含糊道:“是啊,她娘手艺很好的。”

赵令妧也听出她不愿意多说,便也不再细问。

待她同李思静走时,还是在桌上留了不少的赏钱,大抵可以抵消今日刘家的损失。

李思静陪着她沿着汴河大街缓缓而行,李思静见她面色沉静,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安静片刻后才问:“公主可还在想刚才的小团团?”

赵令妧一听到沈如意的名字,不由就笑了。

她道:“总觉得同这小丫头投缘,真是太聪慧了,这么聪慧的孩子,原我以为只有一个呢。”

她家里生了两个男孩儿。

老大是个大块头,整日里舞刀弄枪,从小到大都是直肠子,被聪慧的弟弟拿捏得团团转。

明明相差七八岁,却总也斗不过弟弟,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假呆。

老二则就是她见过的聪慧小孩。

这臭儿子从小就极为端方有礼,三四岁上便能熟读三字经百家姓,以至五岁上请了先生给他开蒙,他只学了两天就回来说先生教授太慢,他所讲内容他早已学会。

赵令妧从来不惯着孩子,他聪慧好学,又不耐普通先生教导,她就给他送入丹鹿书院,叫他自己在书院求学。

裴明昉也从来不叫父母操心,驸马跟大儿子一般性子,直爽又简单,整日里只会带着儿子傻笑傻玩,裴明昉每每跟着她去石岭关,也都能乖巧地跟父亲和兄长好好玩。

不过,赵令妧每次都觉得,他仿佛才是看孩子的那个。

她回忆着二儿子小时候的模样,感叹道:“这小子也快三十了。”

一晃神,儿子都三十而立,她也早就年过半百,眼看都要到花甲之年,成了正正经经的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