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二合一93-94章】……(第4/5页)

沈如意伸手摸了摸那兔子绣纹,说:“奶奶的女红跟娘的不相上下,都很可爱。”

沈怜雪:“……”

沈怜雪嘴硬:“我做绢花做得不是挺好。”

沈如意笑着倒在母亲怀里:“娘,我觉得你很高兴,比任何时候都高兴。”

沈怜雪摸了摸沈如意的小脑袋,道:“是啊,娘很高兴。”

过年的大菜昨日都已经预备好了,到时候上过一蒸便能吃,母女两个在家里躺了一会儿,沈如意就躺不住了:“娘,咱们去御街吧。”

她喜欢热闹,难得过年可以放松,自然要好好热闹一番。

沈怜雪想了想,道:“也行,去喊你年年哥和燕子姐,问他们去不去,今日里瓦舍肯定很热闹。”

沈如意高兴地出去呼朋引伴,不多时,甜水巷几户相熟的人家便一起出了门。

林娘子一家带着刘春燕和刘春朋,孙九娘带着郑欣年,李丽颜自然跟在沈怜雪身边,同沈如意一起往前走。

一路沿着汴河大街往前行去,沿路是关了门但贴着门神和桃符的人家,汴河大街安静如同往日里的深夜,可每家每户里,却都是欢声笑语。

一行人走走笑笑,一路来到御街。

此时大傩仪还未结束,身穿各色戏服的仪卫在表演最后的舞蹈,百姓围在御街两侧,自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沈如意看不见前面,李丽颜就一把把她抱起来,扛到肩膀上。

待到最后埋祟后,殿前司高声唱诵:“礼成。”

百姓之间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辞旧迎新,除祟迎安。”

看完了大傩仪,他们又往街边的瓦舍行去。

今日的瓦舍比平日任何时候都要热闹,往常十文钱一张的门票,今日也涨到了二十,即便如此,也抵挡不住热情的看客。

沈如意和刘春燕最喜欢看杂戏,大人们则愿意听曲,郑欣年和刘春朋便只能领着小妹妹们,挤在一群小萝卜头里看杂戏。

沈如意坐在郑欣年给她找来的板凳上,仰着头看身边的郑欣年:“年年哥,丹鹿书院是不是很厉害?”

郑欣年俊俏的小脸还挂着因为寒冷而冻出来的红晕,可他那股子翩翩少年郎的劲儿却一点都不少,说话也是一板一眼的。

“丹鹿书院是如今汴京最大的书院,陆山长是享誉大宋的大儒,无数宰执从丹鹿书院走出来,如今的裴宰执就师承陆山长。”

郑欣年认真回答她,低下头看她:“团团也想去读书了?”

沈如意慌忙摇头:“别胡说,让我娘听到,又要琢磨送我去书院。”

郑欣年有点无奈,看着小丫头古灵精怪的模样,道:“雪婶婶想要送你去书院,大抵是觉得自己无法再教你更多,你若是去书院读书,可以看到另一片天地。”

郑欣年的目光长远,他抬起头,遥遥看向一望无际的天。

“天下是很大的。”

沈如意曾经跟随师父游历大宋,见过边疆的风沙,也见过江南水乡,她甚至在潮州看到过大海。

她知道,天下是很大的。

但这些数不清的美景,她早已见得,如今她的心却很小,只能看到母亲一人身影。

沈如意认真听着郑欣年的话:“我知道的。”

郑欣年却摇了摇头:“不,天下并非天下,人心也并非人心,我们所学所看,所听所想,永远没有尽头。”

沈如意:“……”

沈如意:“年年哥,我听不懂。”

郑欣年看着小姑娘一脸无奈,咧嘴笑了。

他笑起来的时候,才会让人明白他确确实实只是个十三岁的少年:“听不懂就不听,但是我却一定要懂。”

沈如意若有所思点点头:“哦。”

郑欣年顿了顿,又说:“团团不想去丹鹿书院的话,倒是可以去彤心书院,那是明懿大长公主年轻时创立,所教皆是女学生。”

郑欣年语气里颇为欣赏:“在那里,团团大概能学到自己想学的一切。”

沈如意眼睛一亮:“我可以学到怎么让我娘成为天下第一神厨吗?”

郑欣年:“……”

郑欣年难得吃瘪,回答不上沈如意的话。

这时候刘春燕却白了他们两个一眼:“笨死了,年哥儿,你应该回答团团,她娘已经是天下第一神厨,她就高兴了。”

郑欣年扭过头,看了一眼无奈看着他的刘春燕,抿了抿嘴唇,道:“君子不可胡言乱语。”

刘春燕和沈如意对视一眼,皆是叹了口气:“好吧。”

杂戏先是两个大汉表演吐火龙,然后又上来两个消瘦的女艺人翻跟头,最后是侏儒骑着高脚车,在台上跨障碍。

待到侏儒刚骑车到一半时,外面突然传来杂乱声。

沈如意回过头来,见一队身穿军袄的军士涌入瓦舍,把四周围看戏的百姓驱逐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