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二合一159-160……(第3/5页)

六月过去,七月忽至。

如此看来,行会对她们的考察和评议,大抵也过去月余,这期间,之前来过铺子中的几位娘子都未再登门,她们其实也不知行会到底要如何评议。

但只要做好自己,经营好自己的铺子,大抵就是最好的应对之策。

待到七月,汴京中越发炎热起来。

沈怜雪在铺子里又加了一个冰鉴,并且同女儿商议之后,上了一个新的冰碗。

冰碗是用新鲜牛乳而做,把新鲜牛乳冻成冰,然后打成冰沙,最后淋上加了蜂蜜熬煮的红豆沙,一道甜蜜冰爽的红豆牛乳冰就做好了。

做法不难,难的是要费力做成冰沙。

但这道略有些贵的甜品,却成了左近百姓的新宠,有事没事都要过来买上一碗,怕孩子身弱吃多伤胃,食客经常都是买上一碗一家人吃。

夏日就是要吃冰。

这几日来,牛奶冰卖的越来越好,沈怜雪也很吃惊,她问女儿:“这么简单的冰碗,怎么百姓会如此喜爱?”

沈如意想了想菜谱上的后记,然后道:“大概甜食就是一切?”

沈怜雪笑着拍了拍女儿:“咱们如今生意稳定,一月上一两次新品,据我观察,甜食和点心会被一开始哄抢,也就是很容易就引起食客的好奇。”

“但相对的,比如咱们的酸笋鸭、小炒鸭杂和豆豉蒸鱼,都是经过一两月的时间,才被食客口口相传,成为稳定的招牌。”

沈如意放下手里捧着的书,认真道:“娘,点心能迅速引起食客的追捧,是因为咱们的点心无可替代,咱们做的几种外面即便有仿制,你也尝过,味道跟咱们相距甚远,但热碟不同,热碟其实并未太出格,都是家常菜。”

“家常菜,只能在经年累月的积累中,慢慢固定口碑。”

沈怜雪点头,道:“你说得对。”

沈如意挽起眉眼,笑道:“所以,我们一月上一道点心,加一道热碟或冷盘,待到下个月,把最不被喜爱的菜品撤掉,这样就会产生一个……良性循环?”

沈如意左思右想,才想起这么一个词来。

这会儿铺子里不忙,沈怜雪也捧着冰碗同女儿一起吃,女儿要读书,她就有一搭没一搭喂她,母女两个很是亲密。

待到这时,堂中突然有食客开始议论。

“咦,你是否听说,尤家完了?”

尤家这两个字,准确吸引住了母女两人,她们两个一起抬头,看向那一桌客人。

那一桌客人都穿着襕衫,头戴幞头,一个个颇为斯文,一看便知是文人。

既然是文人,那他们议论的尤家很有可能就是她们知道的那个尤家。

沈怜雪同沈如意对视一眼,母女两个一个捧着碗,一个拿着书,都认真偷听起来。

那一桌的客人并未察觉这一边,继续说道:“真的?怎么完的?”

很显然,这个消息并非人人都知。

一开始说话的年轻文人左顾右盼,最后压低声音道:“我跟你们说,我二叔不是在工部任职,听闻之前裴宰执被人弹劾,就是尤侍郎指使,他故意把裴宰执发回的治灾折子压下,不让移交政事堂,也不让近臣通传官家。”

他一边说着,一边灌了一大口雪泡缩脾饮。

沈如意晃了晃腿,目光盯在书上,耳朵却竖起来。

那人又道:“哎呀,若说这尤侍郎,不愧是在朝围观三十载,先后辅佐过两代帝王,他手腕之狠,真是令人望尘莫及。”

他在这里感叹,另外一人便道:“你别在这有的没的,赶紧说到底怎么回事。”

年轻文人瞥他一眼,只好继续道:“唉,总之我听说的便是尤侍郎很想把裴宰执拉下马,裴家和尤家的关系咱们都知道,那真是水火不容,以前同朝为官,都在政事堂还好些,但如今……如今这般局面,尤家又摔了个大跟头,肯定不想放过裴家。”

“他们暗中扣下折子,又命人在京中散布谣言,那些老顽固台谏们,自然要弹劾一本了。”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台谏一起弹劾裴宰执的局面。

听到这里,沈如意若有所思点点头,藏在书后同母亲道:“原来如此。”

沈怜雪也道:“这也难怪大人让咱们别急,只要折子被翻出,应当就无事。”

沈如意也点头,跟着笑起来:“我老觉得爹爹是故意的。”

沈怜雪轻拍一下女儿的后背,也笑了:“胡说八道。”

沈如意嘿嘿笑了两声,母女两个一起继续听。

待那年轻文人说完,另一边的圆脸青年便道:“若是如此,我也听说些闲言碎语。”

他道:“听闻裴宰执此番救灾很是得力,他不仅给灾民们找了活做,不仅养活了自己,也养活了家人,还让赣州中未受灾的洪都兴建了不少寺庙楼台,这其中,官府甚至没花费太多救灾银,皆是民间筹办,简直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