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4/7页)

这个写作业的小兔崽子要是被他找到,他不打到虐童的程度就不姓乌。

部落最紧要的自然是食物,这也是头等大事,反正闲着没事,乌罗刻意去找了相关的书籍他先翻阅书籍找到需求的资料,如果资料过长或过于难以理解,就将其撕扯下来,打印成一整张重点。

而较为简单的想法直接记在了自己的本子上。

这方面商场倒是不收钱,它似乎并不在意里面的知识被汲取走了,只要乌罗不将商场内未贩卖出去的商品带走,那就不产生任何交易关系,甚至是那些打印出来的东西,也不过收了复印钱,要是乌罗愿意自己抄写,连分文都不取。

简直比苏联还**。

这导致乌罗接下来的几天都很忙,不光忙着画设计图,还要忙着合理安排好每天的时间,稳定自己混乱的生物钟,平衡好商场与外在世界引发的冲突感。

在商场里工作的确很舒适,可一旦回到现实生活里,就觉得自己的时钟仿佛比别人快走了许多。

首领仍是如往常一样,她似乎完全放弃了对神明的信仰,可能是铁了心觉得神明都是乌龟王八蛋,没有一个好货色,要是她也会脏话,大概心里有千万句“我他妈知道神很坏,没想到神他妈居然这么坏”要讲。

而乌罗的“妖言惑她”显然刺激到了首领,导致她对屯粮更为上心,恨不得抄掉每只会积粮过冬的小动物老巢。

而华似乎被“点火工具”点燃了对生命的激情,往常他跟珑一块儿看守火堆,没有任何时间概念,分工全凭缘分,现在他将自己有限的人生投入到无限的发明之中去,迫不及待想邀请乌罗加入,而且每次说辞都是同一套“乌,你觉得……”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许多发明都是来自于生活跟大自然,把华困在山洞里并不是个好主意,然而要让他们走出山洞,就要造房子,而造房子的前提是食物足够充足。

捕猎其实是眼下最没有难度的事,乌罗脑海里有千万种办法能解决冬天的食物不足,他也知道,当初提鱼的时候,也许首领并不会同意。可要是换到现在,只要他态度强硬一些,首领就会准备尝试一下,等她吃过鱼,就知道其中的好处了。

可是,为什么要那么做呢?

缩减现在的口粮,加盐腌制兽肉,再佐以烟熏风干,冬天当然可以保存下不少粮食。

可是兽肉这方面连维持平日的生活都困难,要想加盐做成肉干更是难上加难,而正是因为食物的稀缺,狩猎队不得不早出晚归,没有时间空给乌罗,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鱼肉是永远无法完全替代兽肉的,当然可以强迫他们忍住,每顿都吃个半饱,或是将鱼肉与兽肉混在一起。可这些的前提是,他们要在秋猎时分出一部分的人手来捕鱼,而且要确保每次都能满载而归,而这样一来,兽肉同样会减少。

巡逻已经分出一部分人手了。

不管是制作渔网,还是制作陷阱,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解决,如果只需求几个人手,那短时间内不太可能看到成效,部落会果决地放弃,转头投向更能快速见效的食物获取,毕竟他们还有一个冬天需要去准备。

要是要求部落都投身进来帮忙,进度固然会大大加快,可是准备的这几日,五十多个人的食物呢?由谁来支撑。

要是第一网鱼收获不足,或是出了什么岔子,必然会招致怨恨。

更别提鱼对于部落而言,本身就是有毒的,不受支持的。

改变固然有用,不过有些时候,改变的利益不够充足,人们没有尝到足够的甜头,心中自然会升起不满。

乌罗虽已经带上闪闪发光的s级装备——巫者光环,但还是不敢轻易挑战众怒。

毕竟一个部落饿肚子的时候,玉皇大帝下来都不太好使。

这些问题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解决的,只要乌罗想,他可以找出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说服部落,一天的食物可以分成两天,鱼虾可以现抓现吃,没有什么永恒的难题。等到时间一长,部落里的人在冬天有足够的存粮时,才会慢慢意识到长期发展的好处,意识到乌罗为什么要他们去捕鱼,为什么要用盐腌肉,为什么秋猎要吃得少一些。

不过有些人很可能压根不明白前因后果,他们只会记得乌罗让他们去捕鱼,秋猎时挨饿了好一阵子,至于冬天吃下去的存粮,那又跟乌罗有什么关系?

等到他们忍饥挨饿的时候,乌罗照旧可以这么做,甚至做得更轻松,更光明正大,只不过是时间前后罢了。更何况,人们无法再外出狩猎,就有足够的劳动力,也不会再有任何人对这种改变产生质疑,既然如此,乌罗又何必提前做这个坏人,他大可以在入冬后顺水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