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2/2页)

兴武伯猝然回神,只觉冷汗浸透浑身上下每一寸皮肉,哆哆嗦嗦地伏地,称道:“贺尚书所言……极是。老臣糊涂,再不敢犯,求陛下开恩。”

天顺帝绷紧唇线,忍住了到嘴边的笑意,叹息道:

“爱卿不必如此。

兴武一族自开国时便是我大梁股肱之臣,朕自不能亏待功臣之后。

今日爱卿所为确实荒唐,但朕既知爱卿身受病痛所扰,心盲眼花才做了错事。再要治你的罪,朕又于心何忍?

也罢。”

天顺帝抬抬手示意身边老奴,道:“来啊,传朕旨意,遣太医到兴武伯府专为伯爷调理。还有爱卿头上这伤,也要好好医治才好。

朕不会亏待每一个有功之臣,爱卿既为朕尽忠分忧,朕都记在心里,爱卿放心吧。”

老太监连忙应诺,而兴武伯闻言,七上八下的心落到了实处,顶着如芒在背的一些目光,叩首称道:“臣,谢主隆恩。”

一场酝酿一月有余的见面大礼就此落幕,百官面面相觑。

一些人自是满面笑颜,一些人面上无光,恼怒之余或感讪然或生出强烈的危机感来,还有些不可避免地生出些许动摇之心……

不过,这第一仗打得再漂亮,也不过刚刚开始,未来如何还未可知。

而现在,双方默契地偃旗息鼓,再没有人在这当口找贺林轩的麻烦,事先备下的参奏都按下不提,议起其他。

待晌午退朝,贺林轩也不着急离开,反而主动扶起跪了一上午、无人问津仿佛被所有人遗忘更避如蛇蝎的兴武伯。

一旁有人经过,冷冷地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兴武伯微微一僵,看了眼远去的琼林祥云袍角,在贺林轩的搀扶下缓慢地站了起来。

之前跪了那么长时间,足够兴武伯混乱的脑子沉淀下来,认清现实。

但看到贺林轩的笑脸,他还是无法控制地生出惧意。

站起身后,他忙抽回手,勉强稳住颤颤巍巍的身体,抬手,一揖到底——

“犬子大错,下官在此赔罪了。要打要罚,全凭贺尚书与乐安侯处置!”

“哎,使不得。”

贺林轩虚扶一把,含笑道:“此前种种,是非曲直相信伯爷比贺某更清楚。既已了了,就不必深究。只要伯爷日后心清目明,不要再走错了路,站错了地方……”

他微微一顿,随后给出承诺:“乐安侯府与兴武伯府,自然相安无事。”

得了他这句话,兴武伯暗自松了一口气,只是面对贺林轩也再无话可说。

贺林轩也看出来了,便道:“我遣人送伯爷回府吧。”

正说着,一个身材圆润面白无须的太监近前道:“贺大人,陛下口谕,宫中留膳,请您和几位大人过去。”

贺林轩转头一看,张老将军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

何谚、莫安北、张浩海和刑部秦尚书则等在一旁,显然也有受邀。

兴武伯见状,识趣地告辞。

贺林轩目送他弓着身撑着膝盖踏出大殿,目光沉沉的,不知在想些什么。

直到有人拍了他的肩膀打断了他的思绪。

贺林轩回头,迎上何谚的笑脸,“发什么呆,走了。”

何谚瞧了眼走在前头的传话内监,示意他跟上。

贺林轩抬步上前,低声问道:“刚才那个人,是不是安平侯世子?”

“嗯。”

何谚点头,“他掌管工部,虽然年纪和咱们相仿,但想必你也看出来了,他在那边很有威信。听说,他父亲很器重他,很多事情都已经交到他手上了。”

贺林轩确实看出来了。

工部虽然听起来是个清水衙门,但在天齐年间却是宗亲们的钱袋子。

不说别的,光是给天齐帝梁兴北造皇陵就不知投入了多少金银。

但到现在皇陵也不过堪堪造出一个壳子,大量的钱财何去何从不言而喻。

他们蒙蔽天听,像水蛭一样附着在梁兴北身上,抽走国库钱银不知凡几。

安平侯世子能够稳坐工部尚书这个位置,也足可见他在那一党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早朝之上此人虽未置一词,但就凭他一声咳嗽就能让盛怒中的兴武伯冷静下来,可见其积威深重。

这位世子和他那个老谋深算的父亲一样深居简出,很少在外露面。

贺林轩早就听说这是个棘手人物,以后可能会是他们的劲敌,今日一见果然不是省油的灯。

他心中暗暗记下,但没再多言。

几人跟随引路太监行至内廷,到正阳宫偏殿坐下。

到了都是自己人的地方,张浩海才走到贺林轩身边,揽着他的肩膀放声大笑道:“好小子,你这张嘴绝了,简直比我阿父的刀锋还要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