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2/3页)

庆煦帝的年龄比景王还要大,当年可谓是看着景王出生的,虽然自己那么大的年纪了,还能看到皇祖父像个老流氓一样弄大宫女的肚子,十分的囧,但周家子嗣向来不丰,时隔几十年,祖父雄风未泯,还能给他弄个小叔叔出来,心里也是挺高兴的。

庆煦帝又继续道:“当年景王叔出生时,他的身体很虚弱,我们都担心他养不活。景王叔三岁之前,身体都很虚弱,没办法走出宫殿。后来皇祖父让相国寺的高僧给景王叔批命,曾言景王叔与佛有缘,如果想让景王叔平安长大成人,那么最好将景王叔送去庙里出家。所以当时皇祖父便不顾景王叔的反对,在景王叔五岁时,将他送去相国寺出家。”

相国寺是皇家寺院,历来服务的对象是皇家,虽然香火不旺,但在大周的地位却是枯潭寺等寺院比不上的。

纪凛隐隐约约发现了什么,但是一时间又联系不上。

“景王叔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他天生聪慧,就算是枯燥的佛经,他也能很快便领悟,并且举一反三,和那些比他年纪大的大师们讨论佛经,更是见地不俗,这让皇祖父觉得,景王叔果然适合出家。果然,景王叔出家后不久,他的身体也有了起色,不过几年很快好了。皇祖父心里很高兴,见景王叔身体好转,便想让他还俗。只可惜景王叔心里气当年皇祖父不顾他的意愿让他出家之事,所以在皇祖父让他还俗时,他偏偏就不肯还俗,继续在寺里当和尚研究佛经,甚至因为在佛经上有所研究,名声更是不错。后来因为皇祖父逼得紧了,他甚至从相国寺中跑了出去,说是云游四海去了,直到皇祖父临终前,景王叔都没有回来过。”

纪凛没想到当年还有这样的内幕,一时间都呆了下,下意识地问道:“他是怎么成为景王的?那景王是另有其人?”

“正是如此。”庆煦帝赞赏地道:“老景王原来是皇祖父的弟弟,可惜他也和皇祖父一样子嗣不丰,只有一个病歪歪的儿子,同样也没有养活,景王这一脉算是断了。皇祖父当年怕景王叔真的什么都不管地出家了,一辈子当和尚,后来就和老景王商量着,将景王叔过继到他名下,不过因为景王叔当年在外面,他一直不肯回京,所以这事情也没有对外说什么。”

这就解释得清楚,为什么他不知道祖母还有一个弟弟的事情了,毕竟当年以景王的身体情况,时时要担心他养不活,后来又出家了,更不好对外透露什么。

如今,因为他娶了曲潋,在名份上已经定了,所以景王为了娶曲沁,便操作一翻,直接顶替了老景王的曾孙子的位置,生生地从弟弟的身份,变成了淑宜大长公主的侄孙辈。

“皇上,还有一事臣不明白。”纪凛看着他,“景王在相国寺出家,那他应该有佛号,他的佛号是什么?”

庆煦帝听了忍不住笑了,说道:“这事你不必理会,这不过是当年皇祖父怕他夭折了才会让他暂时出家,原本是等他身体好转了再让他还俗的,可惜景王叔跑了,皇祖父也没能等到他还俗。”

周家的子嗣历来少,哪可能真的让皇子出家?出家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可谁知景王的脾气会这么硬,和高宗皇帝顶了起来,就这么跑了。这点说来,他和淑宜大长公主还真是姐弟,脾气都很臭。

纪凛僵硬地看着他,庆煦帝这种避讳的态度,其实已经让他心里有了一个猜测了,只是不太愿意接受。

庆煦帝见他面有异色,知道这孩子素来是个聪明的,想来已经猜到了,便对他道:“正是你猜测的那样。”

纪凛当时只觉得这事比知道景王其实是祖母的弟弟更让他吃惊。

当然,这事他现在不好告诉曲潋。

“所以,因为你娶了我,定了名份了,所以景王为了娶我姐,就更改了身份,对外来说,他是祖母的侄孙么?”曲潋木木地问道。

“正是这样。我去宗人府看了,皇家玉牒上也改了他的身份,反正景王这些年一直在外面,没有在京城中露过面,也没人知道这事情,知道的都是周家的人,并不用担心。”纪凛安慰她。

曲潋依然木木的。

或许她该高兴,景王为了娶她姐,所以连身份都改了,从当今皇帝的小皇叔变成了皇帝的儿子辈了,知情的人都不会说什么,这样也不怕世人的目光了。

她心里安慰自己,其实只要接受了景王的人设,姐姐嫁给他好像也挺带感的,至少那些眼高于顶的皇子们以后都要叫她姐姐为叔祖母了,不要太爽。

“阿潋,你没事吧?”纪凛担心地问道,他知道阿潋和她姐姐的感情,怕她一时间不能接受。

曲潋深吸了口气,对他道:“没事,其实也不是那么难接受的,以后只要闭紧了嘴巴,也没人知道景王其实是祖母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