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自私的念头(第2/2页)

古道心记着高大力对自家的帮扶,把租子又降低了一成,高大力很是感谢。

至于那块水塘,古道心也不想浪费。他之前在城里买了鱼苗,下到水塘里,等到年底了,就能有新鲜的鱼吃。

正好池塘离赵大娘家比较近,古道心就请赵大娘帮忙看着,说每月给她两百文报酬。

一听到有两百文,赵大娘激动得手直哆嗦。

要说这赵大娘也是个苦命的女人,本来一家四口挺幸福,丈夫疼她,儿子、儿媳也都孝顺。可就在三年前,她的丈夫病逝了,一对可爱的外孙外孙女又走丢了。儿媳整天抹泪,最后伤了身子,又感染上了风寒,没拖多久就去了。剩下她和儿子相依为命,结果儿子也在半年后得病去世。这么一大家子,就剩下赵大娘一个人。

赵大娘身子骨不好,当年因为丢了孙子孙女,亲人又相继离世,伤心伤坏了身子,家里的地又在给儿子治病的时候变卖干净,现如今只能靠养着一些鸡鸭为生,兼有时给村里的一些没有娘老子的光棍缝补衣服,赚点零碎。虽然名声传着不好听,但人总得活着,她还盼着将来孙子孙女能有回来那天。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赵大娘在原主爹刚刚被分家几乎穷途末路的时候也常常接济他们,时不时地送两个鸡蛋三个鸭蛋,虽然不多,但也是善意,对于很少沾荤腥的原主和原主爹来说,都是顶好的东西。

原主记着赵大娘的好,古道心自然也记着,有机会也当回报。

古道心给的这一个月两百文,对于赵大娘来说可是一项极大的进益,她一个人没什么花销,趁着现在还能活动,多攒点钱养老,而且以后要是孙子孙女回来了,也不至于什么都没有。

而且这活计也很轻松,池塘就在赵大娘家后门不远处,平时没事的时候赵大娘还会坐在后门门槛那靠着门框缝补衣服,一抬眼就能看到那池塘。古道心只是让她看着,别让村里的孩子们下去游泳搅和,没事的时候割点草扔水里喂里面的草鱼,池塘边上都是杂草,这都算不上劳累。

在赵大娘眼中,这钱其实跟白拿的没差多少。

村里面的人知道古道心每月花两百文雇赵大娘看池塘的事,也知道现在古道心家里顿顿米面,都是从高大力家买。饭点的时候从门口过,都能闻到里面饭菜的香味,那是顿顿有肉啊!炒素菜都不知道要放多少油!

于是,“张二狗发达了”的消息在村子里不胫而走。

村里人都知道,“张二狗”是沾了人秀才的光,才能到镇上去谋生计。要不说这会读书的人厉害,想想之前秀才没来的时候张二狗那过得什么日子?这才多久,就能吃上米面,还能雇人做事了。

有人蹭蒋有成的牛车到镇上办事,亲眼瞧见了瑶光阁的生意火爆,回来就跟村里人四处宣扬,自以为瞧见的就是真相,添油加醋地说张家二狗在镇上店铺当上了伙计,大大小小的事儿都是他操持,那秀才是掌柜,没事不轻易露面儿。店里生意火得很,赚老鼻子钱了!

村里说酸话的人不少,羡慕嫉妒的有之,另有那么一部分人的心思也跟着活络起来。

有些人厚着脸皮来找古道心,说能不能让秀才教家里的孩子读书认字儿。他们村没有私塾,隔壁村才有,路远不说,这束脩就不是一般人家交得起的。

他们就是想着这个秀才能把张二狗教得这么好,那多少也能教自家孩子,至于报酬,意思意思给点就行,都是一个村的,这张二狗也不该好意思要太多,秀才是个外来人,更不敢多要。

但结果谁也没想到,从前好说话到懦弱的张二狗竟然干脆利落地拒绝了他们,一点余地都没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