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新店开张(第2/2页)

乞丐这个群体,其实很让朝廷头疼。

他们的存在,对整个城镇的面貌就存在负面影响,同时一旦出现暴乱,乞丐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乞丐的情况就有点类似于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所以一旦乞丐多了,就会出现秩序混乱的情况,这也往往是当地官员最头疼的问题,且长期得不到解决。

不是大城镇就没有乞丐,就是京城也有。乞丐数量比较分散,不好看,但集中在一个地方,当地官员也要担心他们会不会勾结抱团做出些不好的事。真要把乞丐赶离,那也不行,更容易引发暴动。因此只要降低乞丐的数量,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

古道心给了这么多乞丐正经的营生,那就是在帮助朝廷解决问题,当地官员肯定会大力支持褒奖,也会在往后许多事情上给予便利。说不定还会大力推广。到时候就是四大家族跟古道心发生了什么嫌隙,有当地官员撑腰,他们也不敢轻易找麻烦。

陆镇跟古道心也讲到了这一层,古道心也受到了不少启发,心里也想着,就算失忆了,但镇南王就是镇南王,这个格局,旁人比不了。

甜品铺子迅速开张,前三天开业大酬宾,所有的甜品一律半价。对于瑶光阁的老客户,还有买一送一的优惠。

店里雇了个管事,也帮着一起招呼客人。这个管事也是古道心从月前就开始物色挑选的,人品没问题,也有经营手段。

白家跟沈家反应过来的也挺快,当天白端瑞和沈兆云就去甜品铺子给古道心捧场去了。

“道心你可真不够意思,开店也不跟我说一声,不把我当朋友啊!”

沈兆云上来就埋怨,倒也没有真怪古道心的意思,就是想着这么仓促,自己都没能好好挑选送给什么贺礼,只是赶着从府上库房挑了个金身财神,也没做别的准备。

依他的意思,要是早知道这事,肯定会让人特别订做一件大礼做新店开张填宅之用。

白端瑞也笑着道:“道心兄这是想给我们个惊喜吧?不然怎么不早些告知,我们也能帮着张罗张罗。”

古道心但笑不语,就是不想让你们帮着张罗才没有提前说一声,否则不又是一份人情?

甜品铺子取名金点斋,第一天开张,要忙活的事情不少,古道心虽然提前准备了许多甜点,但是不到半天就卖光了,他就一直在后面忙活。看来招人也迫在眉睫。古道心想着,甜点原料的制作是保证他们独家的关键,所以只要把这一块掌握在自己手上,不泄露出去,那问题就不大。不过他也不可能盯着太久,总要找到可信的人接手,他才好去做别的事。

一晃又是小半个月过去,金点斋的生意红火,各个地区的配送点也基本落实到位,从人员到房屋设备,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了配送业务,每天的订单量都不少。

瑶光阁的生意也在稳步发展中。现在瑶光阁已经由月宝在打理,金点斋这边就是古道心和雇佣来的一位管事。再观察一段时间,没什么问题的话,古道心就会把原料制作的方法交给管事。

管事姓高名博,京城人士。从前在京城经营一家小酒楼,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能在天子脚下做起生意,还一做十多年,并且做得不错,每天都门庭若市,也是不容易。

一年多前,高博的母亲重病。高博自小丧父,是母亲含辛茹苦一手将他拉扯大,他此生最看重的人就是母亲。

母亲身患奇疾,京城里的大夫看了但都束手无策。高博把酒楼盘了出去,祖宅也卖了,带着母亲走遍大江南北,遍寻名医,但都没有效果。母亲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全靠参汤吊命。但前不久,所有的银子都花光了,没钱买参,而且就算还有钱买,母亲病情恶化,参汤也管不了多大用了。

高母拖着最后一口气,说让高博带她回京城,她要再去丈夫的坟头看看,死后也要跟丈夫葬在一起,这也是老一辈人讲究的落叶归根。

作者闲话:我准备调整一下发文的时间,以后一更可能在十一点,二更就在下午了。感觉大家对文的热度不高,也不知道是哪里写的有什么问题。大家要是支持的,就多留留言,让我知道你们都在。有意见的,也欢迎提出来,真要存在问题,我也好及时发现改正。留言也是更新的动力,希望大家多多发表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