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主战,主和(第2/2页)

主战派的人也势力也不弱,大都是那些没有在夺嫡之争中站队的耿直之臣,也有不少位高权重的皇室宗亲。他们大多数脑子清醒,看得出陆镇即使功高也没有震主之意,只要陛下不逼得紧,陆镇也不会忤逆陛下。

外患将至,更应该放下所有的芥蒂成见一致对外,哪有这时候还在防着自己人的?

皇帝也很是头疼,他自己其实是主和的,因为他跟陆熠鸿和陆熠景的想法一样,都是不想再让陆镇累积军功,而且现在朝中能用得上的大将都是陆镇一手培养,他们获胜跟陆镇获胜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只是就算接受辰国的要求,但如果没有在三天内查出凶手,到时候一样要开战。而且辰国也不是好糊弄的,绝对不可能随便挑出来一个人说是凶手他们就会相信,总要拿出能让他们无法反驳的证据,并且确实将此事能跟大晏分开,才算行。

皇帝也问了陆熠诚的意见。前不久陆熠诚封了郡王,有资格上朝。

皇帝最近对陆熠诚的感觉很不错,因为之前辰国使者特别跟他夸赞过陆熠鸿和陆熠景,但却告了陆熠诚的状,说陆熠诚不懂礼法,与他说话的时候也绵里藏针,完全没有对待他国来使的尊重。而且陆熠诚还直接问他们辰国新君是不是从前来大晏的那位质子,他听宫里的老宫人提过的,还说新君应该亲自过来感谢他父皇,没有他父皇同意放他回去,他到现在都还是个质子,只能看着别人登上帝位。

为了给商靖交代,皇帝确实责罚了陆熠诚,但其实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他甚至觉得陆熠诚给他出了一口气,又怎么会真的责罚?不仅没有真责罚,还在后来赏赐了不少东西给陆熠诚和他的母妃。

陆熠诚的母妃受宠若惊,她在宫中这么多年,又不得皇帝宠爱,除了最开始生陆熠诚的时候得过不少赏赐之外,这还是头一次。

陆熠诚主战,陈述理由的时候说的是他们大晏乃天朝大国,不用畏惧一个辰国,真要畏缩不敢应战,那将有损大晏的颜面,影响父皇的声望。

皇帝本来听到陆熠诚主战还有点不高兴,但又听到陆熠诚是站在他的角度考虑,他这心里就又舒坦了。陆熠鸿和陆熠景虽然是跟他想到了一起,但是这两人连口头说出来的虚假理由都没有编好,一口一个为了黎民百姓,听着是好听,但可见他们并没有站在他这个父皇的角度上去去思考!两人加起来都没有陆熠诚一个孝顺。

最后皇帝还是决定先继续调查凶手,如果三天之内能找到,就可以避免战事,如果找不到,到时候开战跟现在开战也没有多大区别。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调查凶手这件事,谁人合适。

皇帝问大臣们有没有主动请缨愿意调查这件事的。原本那些主和的大臣们这会都安静下来。这种事谁也不愿意往身上揽,且不说他们都自认没有那个本事能在三天之内查到真凶,就算真有些本事,但万一没查到,或者没有足够分量的证据证明自己查到的人是凶手,辰国不认账,那也无济于事啊!到时候两国开战,负责查案子的官员就该是罪人一般的存在了。

那些主战的都是从鼻孔里出气,反正他们是不会站出来的。

皇帝见没有人敢主动站出来,又发了好一通火气。

最后陆熠景竟然主动站了出来,众人刚以为他是脑子抽了要揽下这件差事的时候,他说了:“父皇,儿臣倒是有一人推荐。”

皇帝眯着眼睛看着陆熠景,“谁?”

“儿臣觉得古道心古大人是个合适的人选。”

陆熠鸿立刻瞪眼看向陆熠景,这家伙分明就是要害古道心才故意这么说,一时也没注意皇帝的脸色,当即站出来反对。

“父皇,儿臣以为不妥。古大人从来没有查过案件,没有相关经验。这次事关两国邦交,战事更是一触即发,更应当挑选办案经验丰富的官员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