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他刚才喊了什么?(第2/3页)

姜衡和李均继续往果园深处走,他们还边吟起了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李均顺势接后面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姜衡:“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李均:“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停顿了一下,他剥了一颗荔枝,“还记得和荔枝其他相关的诗吗?”

姜衡苦思冥想中:“唔,我想想啊,有了。”

李均:“是什么?”

姜衡:“李师中写过一首词《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李均看他一眼就直接念了出来:“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

姜衡:“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李均:“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

姜衡:“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这两天紧跟姜衡和李均的摄像师非常有默契的相视一眼,都从同伴眼中体会出些什么。

敢情他俩面对别人的时候话少,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就话多,不是因为他们不爱说话,而是没有遇到能聊得来的人。

其实,现在社会就是这样,跟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时,说一个字都嫌多,真的不是他们话少,而是没有共同语言,话不投机半句多。

临时游客王导等人在后头也听到李均和姜衡二人在吟诗,两人都是演员出身,台词功底都没话说,要是此时有别人在,肯定会被他们婉约的腔调带入诗句的意境中。

果园到处是树木的清香味儿,李均和姜衡都爱吃荔枝,两人还多吃了几颗。

吃得差不多,李均突然制止了姜衡:“晚上还要吃饭,我们少吃点儿,晚上还得吃晚饭。”

姜衡将手中的荔枝剥掉,有点担心晚上黄芯芮想继续表现自己那没多少技术食量的厨艺。

“晚上真下厨吗?”

“听老板的安排。”

姜衡就放心的安排:“那今晚轮到你做饭了,大家都走一轮。”

李均看到满园的荔枝,在大脑里搜索荔枝的用法。

“你知道荔枝除了这么吃之外还可以做什么?”

姜衡决定听话不再吃,一颗荔枝三把火不是开玩笑的:“我知道有人拿来做水果捞。”

李均说:“其实荔枝煲鸭汤也很鲜美。”

姜衡以为自己吃荔枝都快吃饱了,现在想到许久没喝过的老鸭汤,不由咽了下口水。

好饿啊,突然想回家吃饭。

姜衡:“要不鸡汤押后,我们晚上喝荔枝鸭汤。”

李均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姜衡没得到答案,心慌慌。

当两人的篮子都装满后,他们提着篮子到前面称量,钱自然是由导演等人支付。

导演等人也吃饱喝足,还跟老板聊了大半天,让摄像师多拍拍附近的景色,给他们做广告宣传,费用还收不收这件事,李均和姜衡并不管。

按照流程,他们采摘完后就应该先回客栈,跟客栈的人分享他们的成果。

一行人打道回府。

上车后,李均突然对主动顺到司机位的姜衡说:“我们先去村里买点干货?”

姜衡:“嗯?”

李均解释:“荔枝鸭汤里面要放干贝和陈皮,这两样冰箱和厨房里都没有。”

姜衡很好奇,李均几乎没怎么进厨房他怎么知道厨房里没有这两种东西。

不仅姜衡好奇,连另一辆车上的导演也好奇,他问助理:“咱们准备的干货中没有陈皮和干贝吗?”

助理摇头:“买回来的都是新鲜的食材,没怎么准备干货。”

王导也就不制止姜衡和李均去干货市场了,跟李均在一起的姜衡看着有点儿人气,他想大概是因为李均和姜衡年龄相近,两人才会有共同话题,要是王导完整的看完两人含情脉脉背诗那一段镜头,估计就不会这么想了。

村里没有大的干货市场,只有两家干货店,李均要的陈皮和干贝都很普通,店里都有,与此同时,李均又多买了点其他姜衡完全叫不出名的干货。

他提着小袋子,伸手进去捏着一粒粒白色的果子说:“这是什么?”

李均:“白果。”

姜衡不敢再问了,继续问下去会显得自己特别无知,好歹这时候他记得自己还是个男神人设。

两人出了干货店,店面比较小,门前也没有停车的地方,他们还得走过去。

街道的管理跟市区不同,来往的村民大多都是骑着小电驴和摩托车。

李均边走边低头检查还有什么没买齐,就在这时,一辆逆行摩托车车头晃来晃去迎面朝他们冲了过来。

一旁的姜衡见状喊道:“小均!”然后直接将李均往怀里一拽,李均惊险躲过这一劫,但他一时没反应过来,整个人都倚在姜衡怀里,吓了一跳。

越过他们的摩托车直接撞在一堆停放着的电瓶车堆里,发出哐哐巨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