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大汉华章(48)(第2/5页)

而且如此工程体量未免太大。

夏安然听到臣子婉转反驳的反对意见后一点点张大了嘴巴,等等,你们,都不挖地窖的?

大司农和少府齐齐表示,不,我们不知道那是什么。

夏安然呆滞了片刻,他转念一想就知道为什么了,铁制农具刚刚开始被普及,单单是想要挖开地面,能够构成一个供储物的大型窖体就不是用非铁质农具可以轻易办到的,更别提挖地窖过程中势必会遇到的避无可避必须被破开搬走的各种坚硬石块了,如果不靠铁质农具那难度未免太高。

他和两个负责中山国农事的官僚面面相觑片刻后,齐齐沉默了下。

翌日,一则告示被贴在了各大城门口,小国王要赶在农忙开始前重新挖一个粮仓的消息随着征发民役的官员走动间传达到了每个村寨。

村民们议论纷纷,大家都不能理解小国王是怎么想的,不是说粮仓里头的粮都被吃完了吗?怎么还发役?

咱们能吃得饱不?会不会饿肚子?

众多村民议论纷纷。

谁去谁不去这个问题顿时成为了热络话题。

中山国民役主要以自愿报名为主,当然每个村都会有一定的目标额度,根据村里头的总人口数为主。说是说每年每人都要服役,但是在管理上要落实到人还是比较难的,多半是划拉每个村子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的壮劳力,这取决于农忙农闲时节,以及村子里头的壮劳力数目。

总体还是以服役不影响民众大生产为主要准则。

也就是说,对于一些壮汉们而言,他们也可以通过替人服役来赚取一些收入,这一点上头是不管的。

到了服役地点,也是以村为单位彼此调动,彼此监管,本人是什么名字除了特别优秀的基本不会被人记住。

——当然,譬如修建城墙这种重要工程不算。修建城墙时候责任可是要落实到人的。

出于这种制度的关系,村民们自然也会在条件允许的时候挑选一下服役的类型。

譬如这一次主要任务是挖坑,属于轻松活计不太讲究身体素质,那么一些体力开始下降的中年汉子就会去报名。

因为需要的人数不多,每个村要抢名额的自然都得使出些手段来啦,一时间流言甚嚣尘土,传到不知情的小国王耳朵里头的时候只觉得莫名其妙。

怎么他挖个仓库就变成了打肿脸充胖子之举啦?你们这样败坏我名声是肯定我大汉没有“诽谤罪”和“侵犯个人名誉罪”嘛?

小心我给中山国加上一条哦。

当然现在他是没有时间去倒腾法务的。

中山国没有挖过地窖,自然也不会挖这种下陷式的粮窖,原本以为只要嘴上动一动下头人跑断腿的夏安然不得不戴着芦苇帽子跟着一起去了现场。

小国王一身短打,戴着遮阳帽的样子别提有多寻常了。一开始来服役的民众都没注意到他,直到小孩被大司农和少府恭恭敬敬请了出来大家才意识到——啊!国王殿下又混到我们当中来了!

然后小国王顺带把几个小豆丁一起提留了出来,这次村民们都已经习惯啦!他们大概已经有了一个——中山王一家都特别古怪的印象,段时间内这个印象是没法子抹去了。

不过好处就是,中山王和他的家人们成为了大汉王室中少有的亲民家族。

民间满意度非常高。

夏安然这次当然不是一个人来的,发民役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当然要带着小朋友一起来啊,否则怎么教育他们要艰苦朴素过日子?

当然,作为坏心的大人,他为了这次出行和小豆丁刘彘又约法三章,首要一点就是不能带小鸭子。

他们这次同行的会有很多役夫,在这些役夫眼里几个嫩鸭子那简直就是美食的代表,夏安然一点都不想在未来的史书上看到刘小彘成为经典反派角色的理由其中有一条是——他的朋友被农民用残忍的手段杀害并且死无全尸什么的。

要在几千人当中保护鸭子也实在劳心劳力,也没这个必要。

当然,公平起见,多多鸭也没有被带来。

刘彘考虑了一晚上,第二天才答应他,临走前他还亲手做了好些个尿布交给了负责照顾鸭子的畜官。

那依依惜别的姿态别提多可怜了。

但是等到了地换上了方便活动的短打,拿起了特制小锄头之后,刘彘立刻忘了离别的愁绪,他满山遍野地撒欢。

这块地方属于卢奴县的远郊,毗邻隔壁常山郡的曲阳县。对比卢奴县,这里地势稍稍偏高,有一定的倾斜角但不算明显,加上有一些小土坡,于交通运输上来说不会有太大的麻烦,但是地下情况却有很大的差异。

地势高的地区相对来说地下水位会低一些,卢奴县南北各有一道河流,这块区域便是在河流中间,如果要说卢奴哪里的地下情况有可能相对干燥,那也只有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