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战国风云(26)(第3/3页)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只是一则寻常故事,两位郎君不必道谢的。”

几人听闻他的师从顿时一愣,双双交换了一个眼神,石青色袍子的青年又问:“邯郸荀先生……可是稷下学宫祭酒荀卿?”

吕安应是,众人纷纷哗然,他们没有想到这么一个幼童居然是邯郸荀卿的学生。

稷下学宫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即便如今各国几乎都有学宫,但稷下学宫就如同天下读书人的朝圣之地一般,但凡是读书人,无论是哪一家都有去看一看那学宫模样,听一听那朗朗读书声的梦想,那里在众人看来是天下知识的来源之地,也是如今读书有识之人的最佳舞台。

荀况如今年不过五十,却已经是数度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并且被人尊称为卿,自可见其学识之渊博为人之敬重。

而这一小童,居然就师从荀卿,方才还觉得小童天资颇高的吃瓜群众们纷纷淡定了。在他们看来,既然是师从荀大师的,那么有这般聪慧也没什么了。

几个年轻人则是互相对视一眼,再看向吕安的眼神更加慎重了。他们是读书人,不同于野王城的寻常百姓,自然知晓吕安方才一番话的含义。

这个小郎方才说正在跟随荀卿学习,那么必然是正经拜师的,虽然未必是入室弟子,却也是有正经师承关系,教授正经学问。

这小童年岁不过六七岁,正是寻常讲究些的人家开蒙的年纪,以荀卿的身份,当然不可能给小孩开蒙,所以这小童难道已经学完了蒙学,正在习承儒家知识?

也是,方才这两则故事虽然简短,却分明带有深奥道理,且他们此前未曾听闻,若是荀卿的弟子那便是可以解释了。

吕安在这些人灼热的目光中忍不住抱紧弟弟后退了一小步,他看看那几人,干咳一声道:“不知几位兄台可否兑现?我弟弟他快要饿了。”

其实并不饿的赵政:“……”

翌日一大早,吕小安刚刚抱着弟弟出来摆摊,就又看到了这几个眼熟的年轻人第一时间围到了他的面前。

第三日……

第四日。

吕小安在第五日看到这几人后终于忍不住开口委婉说道“几位郎君,我弟弟……他不喜欢喝马奶。”

“无妨的,”一个年轻人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吕小郎君莫要担忧,吾等方才买下了一头产仔母牛并一头母羊,要是令弟还是不喜,我们还能另外找。”

吕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