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北上赴约(第2/4页)

此时狄其野想起姜扬方才那句“以后没什么机会”,后知后觉意识到他在说什么。

狄其野刚入楚军时,顾烈与众将还时不时兄弟相称,嬉笑怒骂,虽也守礼,却没有太多避忌。

这次启程,顾烈多以“本王”自称,也渐渐收敛了喜怒。虽然在狄其野看来是顺眼了许多,对于楚军诸将,恐怕会觉得主公日渐威严沉稳,不爱说笑了。

当下时局,顾烈问鼎天下就在一二年之间,这种变化是十分必要的。及时理清君臣尊卑,对顾烈,对他们自己,都好。

姜扬是个有心人。他确实是把顾烈当成自家后辈看待,若不是如此,没必要冒这个风险,费这个麻烦,就为了最后和顾烈吃一顿大锅饭。

吃了饭出来,狄其野跟着顾烈走回帅帐,天上的雪停了,地上已经积起浅浅一层,半月从乌云里飘出来,月光照在积雪上,莹莹皑皑。

看不见星星。

“顾烈,”对着冰雪,狄其野忽然觉得顾烈这个人和烈字一点都不搭,“你为什么叫顾烈?”

近卫训练有素地走远,顾烈被打断沉思,还是被这种幼稚问题打断沉思,他看了一眼帅帐方向,无奈跟着狄其野走错路,咬牙答:“是祖父所取。”

狄其野好奇,“有什么寓意?”

“狄其野,来而不往非礼也,你要是想问,就以一换一。你先回答我,你的名字有什么寓意?”

“我的名字没有寓意,是系统抽……怎么说,”狄其野想了想,“是随机从无数个字里面抽选组合出来的。我觉得不错。大火燎原。”

顾烈听完,回答他:“祖父曾说,烈字取自《诗经小雅四月》,‘冬日烈烈,飘风发发’一句。”

狄其野品不出好坏:“这是首好诗?”

顾烈没点头也没摇头:“这是首被流放的臣子写的迁谪诗。”

史书记载,顾烈的父亲是顾麟笙不受宠的儿子。

“那为何?”

“我哪知道。”

“你的堂兄弟们都叫什么名字?”

“顾璋、顾玦……记不清了。”

一个个,都是带玉王孙,都好生金贵。

怎么就你一个,寒风烈烈,烈日炎炎,水深火热?

狄其野回头看看顾烈,禁不住感叹:“主公,你可真是个老实小孩。”

顾烈气笑了:“老实小孩?”

“嗯,”狄其野还敢点头,“有点笨。”

“没喝酒,怎么醉成这样?”顾烈半是疑惑半是嘲讽。

狄其野低头笑笑,忽然正经起来,虽然还笑着,语气却认真了许多:“主公,你待末将与众不同,末将唯有为主公厉兵秣马,征战沙场,万死不辞。”

顾烈迅速接口道:“你是想说,让你打仗可以,管事,休想,是这个意思吗?”

狄其野惊讶挑眉,顾烈却不为所动。

他太清楚狄其野了,前世,狄其野决不会亏欠别人,独来独往,意外欠下的人情一定会巧妙地还回去。别人故意招惹他,他一定找机会讨回来,若不是故意招惹,他也许就懒得麻烦。

临死,他都能让顾烈欠他一个诱反敖戈的人情,他自己了无牵挂地去了,最后算起来,还是顾烈对不起他,不是他对不起顾烈。

这一世顾烈才知道,这小子在他那个时代竟也是一样做人,死成个英雄,留下遗计助阵,也是无牵无挂,说起来没有对不起谁。

时刻把自己和他人分得明明白白,也不知是故意还是天性,又或是两者原因都有,总之是遗世而独立,随时能羽化而登仙。

可他这样,难道不曾伤了人心?

他当真谁都对得起?他当真一点都不曾后悔?

活两辈子都没长进一点,还想给别人治病。

那就看看到最后,是谁,治得了谁。

“你放心吧,”顾烈冷哼一声,“没打算让你管事。”

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就是不想干活有什么办法。

狄其野心里松了口气。

他确实不想牵扯政事,上辈子吃亏吃够了,这辈子再不想沾。

何况,他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是否会掀起蝴蝶效应,若是一不小心拔苗助长,不论是凭空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缺乏完整体系,积年累月发展下去,也许这个时空的人类进入银河,依然是三岁孩童抱重金行走于闹市,重蹈覆辙。

二人再没说话,各自思索着,不知不觉调换了行路顺序,刚才带错路的狄其野落后一步,顺利跟着顾烈走回了帅帐。

*

陆翼和敖戈没有停下攻势,已将整个秦州东南角打成一片,就快打到青城山。

他们在离鱼凉不远的赭石城安排驻地,等着迎接主公到来。

楚军不急不缓,一路行来,慢慢进了赭石城。

陆翼和敖戈本想按照惯例驱马迎上前去,却见姜扬颜法古他们毕恭毕敬地下马跪侯,严守礼节,二人对视一眼,意识到今非昔比,当即滚鞍下马,及时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