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前世虚名(第2/3页)

“你四肢健全,不见你耕作撒网,不见你战场杀敌,不见你应试赶考,却见你对我大楚女子喊打喊杀。”

“不知廉耻?你确实是不知廉耻。”

狄其野佩刀出鞘,手起刀落,竟是将道士斩首于闹市之中。

“以命偿命。”

原本热闹喧哗的花街鸦雀无声,周围众人皆跪拜于地,吓得不敢出气。

狄其野对着花街上跪了一地的男子们冷笑,讥讽道:“你们也算是男人。”

众人不敢言。

狄其野回首,对那些面无人色的揽客姑娘说:“你们若是愿意做粗活,可随我来定国侯府。”

说完,狄其野没有多留,转身就走。

那些揽客姑娘们先是愣在当场,然后一个个站了起来,跟在狄其野身后,战战兢兢往定国侯府走。

狄其野没有食言,将她们收为侍女,向天香阁付了一笔赎身费。

为这破事,文臣们上折子骂了狄其野整整一年,但顾烈都没发议,直接湮了,还将道家好好收拾了一番。

顾烈前世就不觉得狄其野此事做得不对,只是手段过激,后续处理也有不妥当之处。但到底是那道士心存不轨、挑事在先。

有顾烈在前面挡着,狄其野压根就不搭理此事相关的流言,在有心人推动下,流言越传越不堪,等传到顾烈耳朵里,已经添油加醋不知变动了多少,合着其他事迹一起,就是想管都来不及了。

第三件事,这龙阳之好……说起来还和姜家人有关。

姜家旁系中,有个和姜通同辈的公子,叫姜延。他比姜通小两岁,天资卓绝,也是姜家广受看好的后辈之一,但他没有按族中设计的路线和姜通一起参军,而是不声不响地进了培训密探的暗院。

争霸年间,姜延身为密探立下了不小的功劳,顾烈看在姜扬和姜家的面子,原本把他调到地方历练几年,再收回来任用要职,结果姜扬私下找来,无奈叹气,请求顾烈将姜延留在京中当个小官。

这可就奇了,哪有让自家后辈就低不就高的道理?以姜延的能力,在京中当个小官就是浪费,而且升迁无望,等于一辈子就这么废了。

姜扬也是有苦难言,姜延为了拒绝婚约,对家中坦白自己是个断袖,发誓此生绝不娶妻。这下子捅了马蜂窝,族中族老被姜延气得狂怒,一定要将他留在京中严加看顾,“免得他出去丢人”。

姜扬也对此无法理解,甚至是生气,但对这孩子尽毁的前程还是抱有同情,然而即使他贵为丞相,也无法对抗族老的决定。

顾烈是头一回听闻这种事,想来想去,告诉姜扬,你也别愁了,就说是我的旨意,先把姜延调到近卫营里。

风言风语传得最快,没两天传到狄其野的耳朵里,狄其野还调侃顾烈,说没想到陛下还挺开明。

结果这话说了半个月不到,狄其野为了躲着姜延,就赖在宫里不走了。

姜延这个男子,能力强,相貌佳,什么都好,就有一点不好,他眼光不好。

他看上的人,都是万里挑一的美男子,但很邪门的是,对他没意思的,品性也都是万里挑一的出众,大半都不介意和他交个普通朋友。但对他有意思的,都是万里挑一的渣。

姜延追求狄其野未果,也就放弃了,这段另类风流趣事还一时传为美谈,众人都夸定国侯长相俊美,惹得男子都心动。

姜扬亲自去给狄其野道歉,狄其野毫不介意,反而劝姜扬看开一些,别逼着姜延。

姜扬回头对顾烈感叹,说狄小哥虽然被陛下纵容得过分任性,但心地还是好的。

两年后,朝中局势已改,对打天下的众多功臣,顾烈论功行赏,也早就警惕提防。

功臣中看明白的都已经接受现实,好好享受荣华富贵,不想其他。看不明白或者贪心不足的,此时还是明争暗斗,蓄养豪强,想要争一争王爵。

狄其野和姜扬是坚定站在顾烈这边的,因此饱受攻击,尤其是功臣中唯一被封了侯的狄其野。

那时很多功臣私下称狄其野为“功狗”,骂他是顾烈的忠犬。

狄其野不以为意。

这时候已是楚初三年,姜延出事了。他的恋人背弃了他,不仅羞辱他,还大张旗鼓地准备成亲,姜延拿出了当密探的看家本领,把婚礼搅合得一塌糊涂,闹得他恋人一家上下丢尽脸面,连夜搬出了京城。

这事本是姜延私事,但婚礼双方都不是小户人家,虽然做不成亲家,但联手搓磨姜延是绰绰有余。

姜延被参,从私德到公职都被指责,甚至诬陷说他在争霸年间曾经因为爱上异族男子而背叛大楚。

因为姜延被姜家放弃,又有爱慕男子的名声,谁都不想沾上嫌疑,一时间是孤立无援。即使顾烈有心放姜延一马,没人帮姜延辩诬,顾烈也没法强行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