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结发交杯(完结)(第2/3页)

知道他们喜宴也吃不多安生,祝雁湖又身子弱,顾烈没多话,让两孩子到偏殿歇息,又着元宝端了一早准备的甜汤来,让他们喝了歇会儿再走。

祝雁湖才知陛下与太子相处是这样家常,一双灵巧的眼睛望着陛下给定国侯盛甜汤,定国侯要加碎冰,陛下不许,两位家长磨着性子,祝雁湖看向顾昭,顾昭笑笑,祝雁湖脸一红,也笑了。

恢复了精神,太子与太子妃向陛下与定国侯拜别,到祝府去成婚合卺。

这是陛下给祝家的大恩赐,甚至是逾制了,因此太子妃的礼行得尤其郑重,比太子多拜了三拜。这样知礼聪明的女儿,真是叫人喜欢。

等新郎新妇联袂而去,顾烈对狄其野说:“咱们待会儿去祝府喝杯喜酒。”

知道顾烈今日高兴,狄其野也不觉得不妥,随顾烈的意思。

*

太子大婚,主婚人是丞相姜扬,唱婚的也不是喜娘,而是咱们一心念着钦天监的工部尚书颜大人。底下等着吃喜酒的,不是重臣就是后起之秀,总之满堂都是贵人。

祝北河今日,是非常精神了,不仅能坐起身,甚至还可自己走到喜堂。

他与祝夫人端坐在高堂之上,亲眼看着女儿与太子佳婿,在好友姜扬的主持下,拜了天地结为夫妻,喜得落下泪来,被姜扬和颜法古一迭声劝住了。

太子正要将太子妃护送回后堂,再出来陪客,就听门外近卫齐声跪道:“参见陛下,参见定国侯!”

众人正要跪下行礼,元宝先进来了,见祝北河还挣扎着要下地,忙道:“陛下有旨,家中喜事,众卿免礼免跪。”

说着顾烈与狄其野走进来,近卫已在首桌上加了椅子,顾烈先走近祝北河,君臣互道了恭喜,才谢定国侯在首桌上落座,对众人笑道:“不必拘谨,我儿大喜日子,寡人来喝杯喜酒。”

于是众人复又说笑起来,但毕竟是陛下在场,到底收敛了好些。

狄其野递了个眼神笑话顾烈,顾烈还过来的眼神还带分委屈,狄其野挟了筷时蔬给他,让他莫要装相。

万没想到爹娘出宫来喝自己的喜酒,顾昭满心欢喜,低声与红盖头下的祝雁湖说了,二人款步而来,复又对着顾烈与狄其野三拜,算是补上方才的成亲之礼。

随后顾昭将祝雁湖送回后堂,出来陪宴宾客,顾烈和狄其野受了他的敬酒,随后,顾烈好好陪祝北河慢慢说话。

狄其野去牧廉姜延和敖一松他们桌子上坐了坐。结果被胆大的后生们逮住了敬酒,容燧刚敬了酒去,卓俊郎和祝寒江过来,恭敬请定国侯饮杯酒水,卓俊郎是兰延之挚友,祝寒江是顾昭刚得罪了的二舅子,狄其野给面子喝了半杯,把酒杯倒着放了,众人识趣,没有再来打扰他。

敖一松是吏部尚书了,在人前要老成持重些,不能随心跟将军说话,牧廉没这个顾虑,他絮絮地问师父今天高不高兴、什么时候回家住,说定国侯府花园里姜延种的花都开了,师父再不回来看都要谢了。

姜延现在是半退,太子成亲这种要事他交给庄醉去做,也是陛下的意思,早日将这个副指挥使锻炼成正指挥使,所以姜延坐在桌上,庄醉还在外面辛苦执勤。

狄其野拍拍牧廉的脑袋,说过两天就回去。

牧廉又问,过两天是多久啊?

狄其野想了想,正要答,被一只手握住了肩膀,抬头一看,是他家陛下。

顾烈笑笑:“什么要紧事啊?回头再说吧。寡人与定国侯还有密文要看,先走了。”

众人纷纷感慨陛下日理万机,定国侯也是为国操劳,大楚的擎天柱真是不容易啊不容易。

在众人赞扬中,太子将他爹他娘送到祝府门口,在祝府门口一跪,直到陛下御驾再也看不见,才起身。

*

回到未央宫寝殿,狄其野刚要打趣顾烈,却见顾烈去小书房,郑重其事的把兰家祖父给的那个净雪红梅玉杯捧过来了。

狄其野不解:“拿来做什么?”

元宝在寝殿台上摆了花烛、几盘瓜果、一个酒壶和一对龙凤杯。

顾烈点上花烛,将那净雪红梅玉杯放在花烛之间。

元宝吹灭了寝殿内离二人较近的大小灯烛,对二人行大礼一拜,退出去了。

顾烈揽着他家将军,眉眼温柔地问:“有了花烛、喜果、长辈赐礼,礼仪俱全,你我都在。将军既然答应今日迎娶寡人,该与寡人喝交杯酒了吧?”

原来那日顾烈似是希望他留下这玉杯,是为了这个,狄其野又是觉得这人一步算百步已经到了神奇的地步,有些想笑,但更多的却是说不出的喜爱和心疼,于是更加往顾烈怀里靠了靠,一时没言语。

未央宫殿内重重帘幔都是深青色,寝殿远处尚有烛火照得明亮,他们身旁,只有这花烛长而明黄的烛光,暖暖的映在帘幔白墙上,与平日里别有一分宁静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