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贺礼(第2/6页)

“你可知他是何人?”屈由忍俊不禁地问道。

屈原却丢了个眼神过来,示意他噤声。

“莫愁自是不知,但见公子之言语情状、行事气度,想来必是高门权贵、龙血凤髓、贤身贵体、玉叶金柯、崧生岳降、贵不可言了……”说着,还夸张地屈膝一拜。

“扑哧!”青儿等几个姑娘抿嘴偷笑,连屈由也禁不住笑出声来。

莫愁咏出一连串形容高门大户之语,明褒暗贬,自以为是、飞扬跋扈、纨绔轻浮之徒的形象跃然眼前,任旁侧皆是乡野莽夫,却是无一人听不懂。

屈原丝毫不恼,眼中惊喜之情反而愈盛。莫愁语带讽刺轻蔑他岂会不察,只是这样一来,他更加明白了眼前的女子——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虽出身低微,却不贪慕虚名荣华,亦不畏惧权贵倾轧,如此桀骜似梅,清素若菊,不正是他魂牵梦萦的画中人?

更令他难掩欢喜的是,莫愁对诗人屈原似是青睐有加,语带倾慕,竭力维护。思及此,屈原只觉如品香茗,两腋生风,胸中畅快,于是朗然颂道: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哈哈哈哈……”

众人无不错愕,被他这豪迈之情唬得如坠雾中。

只有屈由不以为奇,因他早已习惯了这般肆意洒脱之举,他只是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一脸宠溺之色。

屈原接着正色道:“姑娘莫怪,在下也是久慕屈子诗句,今得见同好,心下畅快。姑娘教训得是,恃权而骄,不可要也。只是不知盛名如屈子,姑娘又是否会嫌其恃才傲物?”

“恃才傲物?”莫愁微微一笑,高声颂道,“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屈原微微颔首:“《云中君》。”

莫愁又吟道:“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屈原轻轻接道:“《东君》。”

莫愁略有讶色,不过转瞬即逝,她转身望向远方,平静地说:

“屈子虽富才学与诗情,却空有一腔豪情,而无用武之地。想他年少而负盛名,心中却有这样多的苍生与激越,世间之富贵荣华、才情学问,皆无法令其动摇,又何来恃才傲物之说?”

言罢,全场鸦雀无声。

屈由不由地瞥了弟弟一眼,只见屈原一脸震惊,呆立当场,适才的挥洒从容已荡然无存,显是被戳中了软肋。

莫愁回过头,又轻声道:

“我百戏班众人皆为草民,自然无法与二位公子相较,上次交手,蒙大哥已身受重伤,引得旧日痨病复发,我等上下心痛至极。若公子真如所言仰慕屈原公子,但请念在屈公子匡时济世之心,再不要做恃强凌弱之事。莫愁先行谢过了。”

言罢,莫愁盈盈一拜,起身后望了屈原一眼,便扶着青儿慢慢去了。众人见状,亦默默跟着散了。

而屈原,就这样怔怔地望着那背影越走越远,既未回应,亦未挽留。

回府的一路上,屈原始终沉默,屈由也由得他,谁承想那乡野戏班的一个耍把戏女子竟有如此的眼界与心性,莫说是屈原,便是纵横沙场见惯生死的屈由,也不免心下击节赞赏。

二人刚刚走进内院,忽听得庭中有人在轻声谈论着,正是父亲屈伯庸与母亲柏惠。二人不由止步,侧耳听去。

“大君寿辰,寿礼可已准备妥当了?”母亲温和地问道。

“唉,老夫正为此事焦灼不已。原本已有属意之选,但经过刺王风波,原儿闯下此等大祸,老夫只觉得一条老命都奉给大君也无法谢罪,如今却是拿不准要如何方能体现我屈家的感恩之意……”

话音未落,忽见二子屈原阔步走入庭中。他双膝跪下行礼,朗声道:

“父亲,大君寿辰,原自请入宫献礼!”

在江篱宫的院落里,可以看见晴好的天空,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秋日上午的阳光暖暖的,宫外,大君的寿辰典礼热闹非凡,宫内竟还有草木寂然、水静波平的光景。

池边临水的廊椅上,坐着一名女子,懒懒地翻动着手中竹简,有几名宫女在侧服侍。她脸上薄施粉黛,身上着浅绿色云纹上裳与碧湖青色襦裙,腹部微微隆起,双手时时放在上面来回细细摩挲。

“嬴妹妹。”一声呼唤让她回过神,抬头一看,连忙起身恭谨地屈膝行礼。

“见过王后。”

“妹妹有孕在身,快快起来,这里又没有外人,不必拘礼。”南后笑着说道。

嬴盈转身看向身边的虞娘,嗔怪道:“怎地这样没眼色,王后娘娘来了,也不通报!”

南后笑道:“是我着她们噤声,就是不想劳你起身。”

随后她略一示意,贴身宫女秋露便端来一只锦盒。

南后道:“前两日进来的锦帛极好,裁的小衣也很精巧,我特意为你留了,你且看看是否合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