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权县(第2/6页)

采薇是与碧霞自小一起长大的贴身丫头,平日在闺中说话自然也随便些。

只听得碧霞柔声道:“你懂什么,这鸟名为比翼鸟,仅一目一翼,须雌雄并翼方可飞行。”

采薇不屑道:“管他什么鸟,既是送与小姐您的,总该精致贵重些吧,这一支光秃秃的,如何跟咱们府里那些明珠簪环相比?”

“再怎样镶金嵌玉,也是抵不过这一份心意最是珍贵的……”碧霞的声音轻轻响起,然而却直直地刺进婵媛的心中,这便是她最怕听到的了。

“何物如此珍贵?”仿佛十分温和的声音,却如一瓢沸水泼来,将碧霞与采薇直烫得跳将起来。

“娘?”碧霞吓得手一松,玉簪滚落在床榻之上。

婵媛若无其事地将玉簪拿起,放在面前仔细端详了一番,心下已有计较。她见女儿低头抿着嘴不作声,便在床边坐下,抚着她衣上的挑金丝云水波纹和声问道:“是仓云那孩子送的?”

碧霞身子一抖,满面惊异地抬起头:“娘,您怎么……”

婵媛叹了口气:“这府中有何事能瞒过我的眼睛?”

碧霞没有出声,面上微红,又缓缓垂下头去。

婵媛看着女儿凤眼半藏、朱唇一点的娇俏侧脸,内心重重沉了一沉。她何尝不想将这世上最甜蜜轻松的幸福赋予自己的孩子,然而,这世上却并没有那样一种幸福啊,女儿!

碧霞自是听不到母亲心中的喟叹,她兀自低头拨弄着衣角,心中仍忍不住回味甜蜜。忽听母亲开口道:“仓云这孩子虽资浅齿轻,但为人端厚,亦颇有些诗赋才华。”

听到母亲的夸赞之辞,碧霞心中欢喜,不由接口道:“正是,仓云哥哥心地善良,满腹诗才,比之外面那些轻浮纨绔的公子哥儿强了百倍!”

婵媛的目光轻拂过碧霞发亮的眼睛,几若未闻地叹了口气:“如此,今后你便不要再与他见面了。”

“什么?!”碧霞面色登时一变,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己的母亲,“这是为何?”

“为何?只为昭府的千金小姐不能许配给一名寒酸的门客。”婵媛平静地注视着女儿的眼睛。

“女儿不以出身贵贱论高低,只看重品性才华!”向来温顺静默的碧霞此时眼中已是少有的坚持与倔强。

婵媛并不恼,亦不急,她复又端起那枚玉簪端详,片刻才悠悠道:“是了,我昭家的女儿自是心高品洁,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只是那仓云也能够如你这般自在清高吗?”

见碧霞面带困惑,她缓缓道:“此事既能传入我的耳中,早晚亦会传到你父亲那里……”

甫一听到“父亲”二字,碧霞单薄的肩膀便轻颤了一下,这一细微之处并未逃过她母亲的眼睛。婵媛又淡淡道:“若知晓你们如此私相授受,以你父亲的秉性,恐怕轻则将他驱逐出府,重则……”

婵媛没有继续说下去,她已在碧霞眼中看到了足够的惊惧与惶恐。

“父亲……他怎能……”碧霞终究没有说下去,她又何尝不了解身为朝廷大员的父亲是何脾性。

婵媛握住女儿的手,温言道:“仓云出身寒微,能入我昭府为卿,应是历经十数载寒窗苦读,身上又背负了家中殷切期盼。你只与他整日吟风赋月,又可知他家中父母年事已高,弟妹却皆是未及黄口?”

见碧霞怔怔未语,婵媛又道:“适才你说他生性善良,诗才品性兼具,正因如此,若一朝被我昭府驱逐获罪,于你也许只是失去一个良人,于他或他的家人,却将是灭顶之灾。这郢都之大,将再无他立身之地。”

一席话如一柄利剑直直刺入碧霞的心窝中,她只觉那剑刃一分一分深入,直将她的心剖成了不堪的碎片。

婵媛见女儿如此凄楚神色,心中亦是疼痛,只是于官场人场之中积年行来,她早已学得了那烈火烹油的火候。

至此,她将手中玉簪紧握,静静退去了。

同是自朝中归来的大司马屈伯庸,此时亦是在府中焦灼异常。夫人柏惠伴在身侧,长子屈由也立于一旁。

“大君注意到原儿了?”柏惠半喜半忧地问道。

“何止是注意到,大君亲自吩咐原今日入朝侍驾,下朝后又将原直接请入宫中。这是何等的看重啊!”屈由带着由衷的骄傲与欣喜。

柏惠听后,却并无什么高兴的样子,她侧头看了看屈伯庸沉郁的神情,良久,叹了一口气。

屈由不解:“爹,娘,弟弟得大君欣赏,是喜事,你们却为何如此担忧?”

见屈伯庸犹在出神,柏惠叹道:“原儿自小散漫惯了,性子不拘冲动,如此行事却伴君王近身左右,如何叫人不担忧?”

屈由笑笑道:“爹娘不必太过担心,我自会好好看顾于他,必不叫他做出什么乖张突兀之事来。时日久了,相信原弟自会有所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