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351~352(第3/4页)

但秦国武将真的太多了,中亚小国真的不够分。

除了几个如孔雀王朝耗费了一点点时间外,其他小国家是真的不能打,但即便是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本就应该在公元前187年覆灭,如今都已经是公元前一百九十几年了,距离孔雀王朝覆灭也没有几年时间,这个国家本就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面对兵强马壮、锐不可当的秦军真的毫无招架之力。

秦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从中亚一路杀到了欧洲。

然后,遇上了罗马。

但这个时候的罗马并非后世鼎鼎有名的罗马帝国:罗马帝国还要等到公元前27年才会建立,如今的罗马是一个共和制的国家。

而对于是秦国来说比较凑巧的是,罗马共和国刚刚在前几年经历了从公元前208一直打到了公元前201年的一场长达八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同时还经历了一场从公元前214年到公元前205年的长达九年的第一次马其顿战争,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前196年的第二次马其顿战争。

虽然三次战争中获胜了两次,但三次战争的时间都拉得格外长。

而众所周知,战争的破坏性是最强的。

时间越长的战争,破坏性也会越强。

罗马先后经历了擅长至少五年的战争,且其中两场还有不小的重合,完全可以想象的是罗马国内是个什么情况。

国内局势又一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在统治者与贵族的实力因战争而受影响的时候,罗马国内平民对统治者与贵族的不满自然会随之增加。

事实上,这几次战争确实给罗马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罗马也一直在休养生息并平息国内矛盾,为此他们在胜利之后愣是一直到了公园前171年才再次发起了第三次马其顿战争。

如今的罗马,内患重重。

罗马实力大减,国内的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根本不能发挥出百分百的战斗力,所以在遇上各方面势力都碾压罗马还刚打了不少胜仗士气正盛的秦军时……

咳咳,秦军虽然有着更先进的武器,但如今秦国百姓的生活不是已经变得很好了吗?秦军士兵就没打算直接与罗马正面冲突。

不是怕了罗马,而是罗马也不是吃素的,拿下它恐怕会出现大范围伤亡。

但……

等打听到罗马的情况后,韩信几乎是立刻就想到了陈胜之前在西域搞出来的事儿:没办法,谁让罗马国内贵族与平民日益尖锐,几乎无可转圜的矛盾太让人有既视感了?

韩信找到蒙恬等人——

打罗马显然不可能用区区十万人就拿下,所以在得知罗马的存在后,几乎所有的秦军都到了一个地方汇合,并打算集合全军之力将其拿下。

他直接提议:“不妨先让罗马的百姓与贵族闹起来,等他们两方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我们再出兵。”

其他人对这个方法倒是没有意见,只是……

“该怎么挑起两方矛盾呢?”

韩信直接拿出一张纸:“找一个语言天赋不错的秦国士兵学会罗马人的语言,然后在纸上写一些罗马贵族作的恶,再写一些秦国百姓如今的生活……”

所有人面面相觑,立刻开始为此忙活起来。

不久,罗马各地尤其是罗马城内便出现了不少“传单”,传单内容不一,有的是将罗马贵族犯下的罪恶写下,有的则是罗马平民的悲惨生活,还有的则是介绍了一下秦国百姓的生活……

而这些传单有些是交由一些孩子四处发放,有些则直接通过热气球洒落在罗马人聚集的地方。

这时候的人们哪儿经历过这般厉害的舆论战?他们几乎毫无招架之力。

别说平民本就是贵族不满了,即便生活还过得去的一些小地主小贵族在看到传单内容之后都不由对如今的罗马统治者生出了一万分的厌恶与抵触,再看到秦国相关的内容之后更是对其生出了无尽的好奇与向往。

但最后的结局,却并未如韩信等人预料那般发展。

他们想的是挑起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甚至引导他们发起战争,却不想那些平民对贵族的恐惧根深蒂固,根本就没想过要反抗他们,所以在看到传单之后……

他们纷纷带上所有家当跑出了罗马等城池,跑来投奔韩信等人了。

是的,他们直接跑来投奔秦军了。

韩信等人:“……”

不是,既然对贵族不满,觉得贵族没有拿你们当人,你们拿起武器反抗啊,起义啊,弄死贵族自己当啊!

但……

没办法,他们是必然要拿下罗马的,这些人以后本也是秦国的百姓,虽然人家没有按照己方的预想与罗马的统治阶层起冲突,最后两败俱伤,他们甚至连一些麻烦都没有给罗马找,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