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开始钓鱼的第二十六天:(第4/5页)

做好哪怕看到寒江雪害怕他的样子,他也不会生气地准备。

“不然我蒙着眼睛进去?”反倒是寒江雪主动打破了尴尬,他在来的路上看到过蒙眼的宫女,也想起来他爹告诉过他的无夷王的特殊外表。无夷王不喜欢见人,这点和龙爷很像。寒江雪对此非常理解,也无意勉强恩龙,那自然就只剩下了他来适应对方的这个选择。他完全可以啊,多大点事儿。

“这怎么行,您可是客人。”羡门说出了闻嘲风想说的。谁家也没有因为主人不想见人,就让客人蒙眼的道理,这实在是太失礼了。

哪怕寒江雪不介意,闻嘲风也会介意。

可是让闻嘲风戴上幂篱,也是寒江雪无法接受的方案,那可是个天生体弱的病人,万一一个呼吸不畅……

矛盾好像又回到了起点。

然后,寒江雪就突然想到了什么。

他问羡门从厨房要到了两个新鲜干净的竹筒,又找来了一根足够长的红线,穿过两个竹筒底部,一个简易的土电话就做出来了。这是寒江雪在孤儿院里玩过的为数不多的玩具之一,他做起来可娴熟了。

寒江雪自己留了一头,又让羡门把另外一头交到了闻嘲风的手上。

月亮门特意留出了一条小缝,这样才能把传音线绷直。

闻嘲风的手指修长,骨节分明,拿到在寒江雪看来大小还算合适的竹筒后,就多少有些显得像是在摆弄一个小东西。它看上去是那样脆弱,轻轻一捏就会碎掉。闻嘲风不明白寒江雪要做什么,直到他听到寒江雪说,请殿下绷直红线,再把耳朵贴到竹筒上。

然后,闻嘲风就从竹筒里,听到了一声清脆的:“喂,您听到了吗?”

被放大的不只是寒江雪的声音,还有闻嘲风的感觉,他知道这不可能,可他就是觉得独属于寒江雪的橘绿气息,好像也顺着两个竹筒间长长的红线,吹进了他的耳朵里。

很轻,很痒,也很滚烫。

闻嘲风几乎下意识地就把竹筒拿了开来,想要把这个让他的情绪变得很奇怪的东西,拿得越远越好。可真的拿走了,他又有些舍不得了,他其实很喜欢这种仿佛整个耳朵,都笼罩在寒江雪的气息里的感觉。于是只能做贼心虚般,又重新把竹筒贴了回来。

他、他有什么好心虚的呢?事无不可对人言!

但寒江雪那边却已经先笑了起来,他说:“嗨呀,我傻了,您根本不需要这样听我说话啊,只有我听不清您说话。殿下,您可以试试吗?”

当然是可以的。

闻嘲风感觉自己就像皮影戏里的小人,大脑放空,全靠指挥。寒江雪说了什么,他就做了什么。他学着寒江雪,试着小声用竹筒传递了一句:“喂。”

只一声,就像是烫了嘴。这经历是如此新奇有趣,就好像他的声音和气息也会由红线,传递到寒江雪的耳朵里。他不由想到了之前在溪里仰视看到的,寒江雪的耳朵受到爹娘狮子兽型的影响,是半圆又小巧的,白皙似瓷,玉染红霞。

有一种说不上来的贴合了闻嘲风的审美,没有一处不精致,没有一处不叫他觉得舒心惬意。

而如今对方的耳朵,就贴在既遥远又亲近的地方,专注地听着他说的每一个字,就好像他们之间有了什么只有他们彼此知道的小秘密。

闻嘲风又道:“能听到吗?”

“能!”寒江雪的声音很快就传了过来,轻松又愉快,“是不是很有趣?我小时候可喜欢这个了。”

闻嘲风矜持的点了点头,就还、还可以吧。

然后,一墙之隔的他们,便开启了无所不谈模式,从寒江雪养的猫,到闻嘲风今日吃的药。寒江雪真的太容易把人带跑偏了。暖色的午后阳光,突破云层倾泻而下。少年无害又美好,天生便应了冬日可爱一词。

少时,闻嘲风曾跟着大儒太傅学《左传》,在讲到杜预的左传批注时,太傅曾说过这个四字成语。

太傅卷着书,走过花梨木的长桌,本只是想告诉他们,冬日可爱真的是个成语,意如其字,就是形容人如冬季的煦阳,你会对他天然地感到亲切与温暖。

闻嘲风当年对此嗤之以鼻,觉得古人真是长得丑,想的花,哪里来的这样天然纯粹的样子?不过是演技极佳,就像宫中那些佛口蛇心的娘娘。

直至今时今日,闻嘲风才相信了,原来这世间真就有人可以生而如此。

寒江雪便像冬阳般可爱,突兀又不是那么意外地,闯入了闻嘲风本该如一口枯井的生活。

他从井上好奇地往下看,带来了阳光,也带来了四季。

***

与此同时,在河内的女将军寒二,收到了来自弟弟的家书。

厚厚的一沓。

寒江雪是个家书话痨,他真的很想和他的家人变得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