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开始钓鱼的第五十二天:(第4/5页)

这种情况要么是他已经知道了什么,要么是他根本无所畏惧的坦然。

河王只能猜测自己的这个邻居已经是半死不活,所以看淡了生死。唉,他都一把年纪了,为什么还不如一个小年轻活得明白?

闻嘲风……

其实也挺着急的,他着急是没办法把消息传出去,让寒江雪安心。他觉得他们应该没什么事,毕竟只是太后单方面发疯。而且既然她发疯的程度还不到逼宫的那种地步,那且不会出事呢。唯一让闻嘲风不解的,只有皇帝怎么也跟着太后一起发疯。

他们母子俩一夜之间和好啦?

是的,皇帝和太后也有嫌隙,且非常不睦。这是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秘密,闻嘲风能知道,只是因为他刚巧是渭水血案的幸存者。

太后对孩子是真的很溺爱,但这也说明了她是真的爱孩子,不是什么故意为之的捧杀。当年七公主出事,太后就把一切都怪罪到了先帝和几个侥幸活下来的龙身上。她的眼神中曾透过一种很明显的“为什么我的女儿死了,你们却活着”的执着与疯狂。

闻嘲风当时还无力对抗这个老虔婆,只在心里给对方记了一笔又一笔。

闻云幛却是第一次直面这样的钱皇后,明面上皇后这个嫡母,对所有养子养女还是很慈爱的,因为七公主的死,才暴露了她性格上的一些问题。

本来闻云幛也很自责,对皇后这个痛失爱女的养母处处退让,结果……

却被闻云幛发现了,他和郑氏早早生下大儿子,是钱皇后的手段。

闻云幛的大儿子小时候体质不算特别好,头发都是黄的,脑袋大,身子小,像个豆芽菜。让闻云幛这个当爹的一直很自责,觉得是自己年轻不懂事,才害得儿子这么早出生,没有一个好身体。等他意识到这不是他的问题,而是皇后的问题时,那简直就是捅了马蜂窝。

闻云幛能忍太后到今天,只能说他真的是尽可能的对每一个亲人好了,不过,这两人之间也就只剩下了一个面子情。

太后其实也不怎么怕闻云幛,因为她手握草霜卫,大启十二卫之一。这支卫队,是在七公主死后,她怕儿子出事,从先帝那里威胁着要来的。淮王是个草包,但太后的亲哥哥不是。钱将军执掌着兽型最大的草霜卫,驻守在关西,离雍畿也非常近。

而且,先帝留下的禁卫,太后手上也掌握着一半的虎符,这是她能把宗亲们扣下来的最大王牌之一。

闻嘲风唯一没有料到的,只是太后会这么早使用这张底牌。他不觉得太后是这么一个沉不住气的女人,哪怕这事涉及她的亲儿子,她也不该如此冲动。毕竟她现在露出来了,那后面再想要真的造反时,又该怎么办呢?

终于,大家熬到了吃午膳。

趁着送饭的宫人进来后,闻嘲风就总算是得到了一些他在宫里内应给的消息,也顺便给寒江雪传出了消息。

他没事,让寒江雪放心。

宫中内应给的消息就更有意思了,让闻嘲风再一次意识到,他的这些对手并不都是蠢货,至少太后就比他想的还要难搞一点。

太后不知道她这么做会引起众怒吗?

不,她很清楚。

但她还是这么做了,为什么?因为她在反向洗清自己和儿子的嫌疑。在大皇子出事的消息传回京城之后,太后的第一反应其实和闻嘲风、寒武侯等人是一样的——怎么看,她自己都是最有嫌疑的那一个。

虽然她也确实想搞死大皇子,以及其他有龙子,来给自己的儿子铺路,但她不会这么直接啊。

这做法太生硬了,根本不符合她的美学,这和把“我有阴谋”写在自己脑门上有什么区别?

钱太后可是在先帝那样的人精手下,还坚持搞宫斗搞了这么多年的人,她会这么轻易地暴露自己吗?想也是不可能的。

但问题就是,这些明面上的事,看起来太像是她做的了。她到底做没做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会不会用递上来的这把刀,假装糊涂地弄死她。反正就钱太后由己度人的想法,如果她是皇帝,她一定会这么做。

那么,摆在太后面前的选择就只剩下了两种,一,管你信不信,老娘仓皇起事,就这么干了;二……

也就是太后如今的选择,她假借因为儿子受伤的事而震怒,用失去理智和牺牲掉自己一部分的底牌,来强行给自己的清白。毕竟她确实没做嘛,行事上就比较坦荡自然。至少秃鹫大爷和河王等人,现在就不觉得太后有问题,他们全部的情绪都用来愤怒她把他们关起来了。

这是一手很好的矛盾转移。

因为钱太后真心不觉得这是一个逼宫的好时机,她若被迫起事,才是上了大当。任何一个看过史书,哪怕只看过一两本宫斗话本的人都应该知道,仓皇起事是一定成不了事的,最大的可能是给别人做嫁衣。让她失去道德制高点,给别人“正义出兵”制造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