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开始钓鱼的第九十三天:(第2/3页)

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这样呢?

寒老夫人从没有这么伤心过,明明她每年都会和闻念通很多封信,也会时常派人去探望,送些东西和礼物。怎么会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在她即将接他回京的时候,发生这么大的变故。

到底发生了什么,不找到闻念本人,是不会得知了。

寒老夫人只希望能快点把消息传给儿子,让他尽快开始找人,这一次她和寒夫人是真的已经无能为力了。

而她们眼下,还是一桩更要命的事情——怎么能带着闻希声离开这个地方。他们所在的村子叫王家村,是个既偏僻又贫穷的小村子。村里几乎都只剩下了年事已高的老人和懵懂无知的孩子,能逃的青壮力不是跑了就是去投军了,肉眼可见地看不到这个村子的未来。

就是这样一个村子,还要屋漏偏逢连夜雨,遇到了附近山上的马匪的威胁。不是抢钱抢粮,是抢孩子。

那些马匪把孩子掠去也不是为了养育,而是为了把他们献祭给沙神。

西北除了战事以外,便是缺水。

也不知道是哪里来了个缺德的神婆,和马匪勾结在了一起,非要说他们不下雨是沙神震怒,需要献祭童男童女。

无父无母的闻希声,一开始没有被献祭出去,只是因为他太小了,神婆当时的要求是五六岁的童男童女。每个月就要献祭一对,直至找不出五六岁的孩子,这才把年龄的限制往上下的范围拓宽了一些。年纪很大的里正也打不过马匪,报官更是无用,只能想尽办法地藏孩子来和马匪周旋。

附近也不是只有王家村一个村落,就这样勉勉强强躲了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被发现了。

再过五天,闻希声就要被献祭了。

寒老妇人和寒夫人出来时带了不少人手,但要是和盘踞了好几个山头的马匪一比,就实在是有些不够看。

她们进来时,这个小村子从外表上看,也看不出多大的危险。

哪里想到是早就被马匪标记,只许进不许出了呢?

寒老夫人很果断,连夜就想让寒夫人带着孩子走,她带着一部分人和钱留下吸引马匪的注意力:“你还年轻,希声是公主殿下唯一的血脉,你们一定要离开。我来之前就打听过,老二的驻军离我们其实很近,你们去找老二,再派兵来救我。”

至于到时候能救出来的是寒老夫人本人,还是一具尸体,就不好说了。寒老夫人也不愿意让寒夫人往这方面想。

“娘,这怎么行呢?”

“那你难道要让我一个老胳膊老腿、根本跑不动的人,带着孩子跑吗?”到时候只会全军覆没,这个分散注意力的计划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就在这个危急关头,闻嘲风的归京路队,“顺路”路过了王家村。

蹲在山头瞭望的马匪小弟看到,第一反应就是,完了完了,那个以剿匪起家的女将军,这是眼瞅着仗快打完了,就要返回头来收拾“内务”了。他赶紧着扛旗回去报告老大,风紧,扯呼。

一开始看到马队奔驰而来,寒老夫人差点眼睛一黑的绝望了,竟然连跑都不给跑了吗?

没想到来的却是自己人。

无夷王说是路过,别人自然也不敢说怎么想都不像是需要从这里借道路过的样子啊,唯有寒夫人问了一句:“您带了多少人?”

闻嘲风心说,大概是回京造反也够了的规格吧,嘴上说的却是:“足够保夫人和老夫人一路安全。”

“能借我点人手吗?”寒夫人把在这附近为祸的马匪的事说了一遍。

现在是他们人数大优,且是正规军队,寒夫人不仅不打算跑了,还想让这些马匪为他们做过的事付出代价!

“我辈义不容辞。”虽然闻嘲风归心似箭,但这种借着封建迷信残害人的事他也不可能坐视不管,至少寒江雪一定会希望他管的,“就让我们请这位神婆,亲自去问问她的沙神,为什么送了这么多孩子过去,至今还没有降雨吧。”

***

与此同时的京城,虽然寒武侯希望能尽快渲染公主孩子的事,并不在意自己的名声怎么被话本诋毁,但寒江雪还是觉得这样不行。

公主孩子的事需要宣传,他爹的形象也不能被泼脏水,于是他和向小园的杂志增刊计划还是进行了开来。

在向小园踏入考场的那一天,“谁是今年的新科状元”的投票活动已经火热启动了。

而在《农家子的崛起》正常连载更新的同时,另外一本以楚国长公主为原型的话本《城》也已经开始连载。名字是寒江雪定的,还引用了一句现代已经用烂了,但古人大概会觉得很值得推敲的话——婚姻就像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寒江雪提供的现代比较常见但古代不常见的梗,向小园捉刀写的大纲,然后他们一起找了向小园推荐的一个文笔很好、急需钱的文人写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