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2/5页)

姜淑兰很兴奋,没想到她养的兰花能卖钱,她说:“真不少,相当于上班的一个月工资呢。”

等顾野回来,苏颜立刻把卖出兰花的事情告诉他。

顾野自然也想不到兰花能卖这么多钱,他点头道:“不错。”

包产到户之后,大家都能吃饱饭,甚至有了余粮,现在据说先富起来的人也不少,有人已经有闲钱闲情买花,反正对他妈来说是好事。

俩娃也站在厨房门口,前前说:“奶奶养的兰花能卖钱吗?”

苏颜刮刮他的小鼻子说:“兰花能卖钱,奶奶厉害吧。”

养花轻松挣钱跟加工竹制品挣辛苦钱有天壤之别。

她之前也没想到姜淑兰可以走这条路。

晚上等俩娃睡后,苏颜问顾野:“爷爷为啥就不愿意承认咱妈,就因为咱妈在乡下种地,没读过多少书?我看爷爷也没有看不起乡下人,他是觉得妈配不上爸?”

顾野说:“爷爷原先给爸介绍了对象,双方家长都给定亲了,爷爷是希望爸找一个能共同携手进步的革.命同志。”

苏颜想了想,说的再好听也是觉得婆婆配不上公公的意思。

她代入自己考虑这件事,如果前前长大后特别优秀,可他却找了个很普通的姑娘,可能她也不太乐意。

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就先这样吧。

“咱家院子里养这么多兰花,爷爷一来就能看见,咱得跟爷爷说一下妈来的事儿。”苏颜说。

顾野点头:“我会说,等妈走了再说,爷爷没有心理准备,要不好像我邀请他来似的,让他为难。”

周日一大早,苏颜拿了两个玻璃罐去买羊奶,看到杀羊,花了五块多买了一只四斤多的羊腿。

单买羊腿跟猪肉价格差不多,都一块零点,不如买整只羊划算。

她又跟养羊人家买了点冬天取暖用的碳,骑车回到家,苏颜说:“咱们今天烤羊肉串吃吧。”

俩娃没吃过羊肉串,苏颜跟他们解释了一下,说跟糖葫芦差不多。

为防止光吃草的羊腥膻味儿重,她还是要把羊肉腌一下,姜淑兰咔咔削竹签,速度特别快。

把羊骨放到锅里炖汤,快到中午,苏颜先把泡好的米跟腊肠,蘑菇丁、萝卜丁、土豆丁、笋丁等蔬菜混合,倒进姜淑兰做好的竹筒里,蒸了三份竹筒饭。

顾野带着俩娃用砖搭了架子,把炭点着的功夫,苏颜跟姜淑兰已经把羊肉穿在签子上,放在炭火上烤。

新鲜的羊肉呲呲冒油,滴在炭火上,炭火味儿跟香气一起升腾,这种味道引得人食欲大开。

他们自然是围坐在竹桌竹椅边吃饭,羊骨汤、竹筒饭、羊肉串,很丰盛,每一样又无比鲜美。

尤其是羊肉串,鲜嫩可口。

现在有的饭店也有羊肉串卖,一些有钱的体面人才舍得去饭店撸串,像他们这样吃一顿得十几块。

“妈,我也要用竹签。”前前抗议。

“不行啊,等你大了才可以。”苏颜说。

看大人撸串,俩娃眼馋的很,可苏颜只让他们俩吃从签子上剔下来的肉。

这顿饭真是吃得又轻松又满足。

呆了两个星期,姜淑兰要回去。

苏颜舍不得姜淑兰走,说:“妈,要不你就留在这儿,别走了,你看我们一家过得多好。”

顾野唇角勾出上扬的弧度,媳妇跟他妈就像母女一样,可省得有婆媳矛盾。

前前跟朵朵也舍不得奶奶走,都说:“奶奶你就留下吧。”

姜淑兰说:“我得回去给花浇水了,还有我留下家里的地咋办,你们这儿我也呆不惯,家里多好,都是熟人。再说我来的时间短,你们觉得新鲜,等时间长了你们就该烦我,嫌我碍事,想四个人过小日子了。”

吃过晚饭,苏颜帮她收拾东西。她往姜淑兰的行李包里装了两个蛤喇油,两瓶雪花膏。

苏颜这段时间晚上都没闲着,都在做衣服,除了给姜淑兰的衣服,还有给大舅、大舅妈、姜麦,大表哥他们的衣服。

“你给我做这样的衣服干啥,我能穿出去?”姜淑兰满脸都是笑。

“妈,怎么就穿不出去了,现在大家都追时髦,你可要穿,别压箱底。”苏颜说。

“我穿,肯定穿。”姜淑兰美滋滋地说。

还好,回去的行李不重。

苏颜又说:“要不你回去别编筐做竹椅什么的了,累的慌又挣不了多少钱。”

姜淑兰说:“我不觉得累。一个人在家空闲时间多,总不能闲着。”

既然她执意想要干活,就由着她吧。

第二天,他们一家四口把姜淑兰送到火车站,顾野已经提前买好票,十点多发车,第二天早上到站,正好坐长途汽车回家。

一家人在候车大厅等车,姜淑兰说:“你们快回去吧,我又不是不会坐火车。”

“妈,等你上车我们再走。”苏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