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失控(第2/3页)

为了过审,导演决定避免过激画面,采用近景和特写集中表现人物心理变化。这样一来,比起精心安排每一帧的动作和神情,演员全情浸入流淌的爱欲,显然更适合这段戏。

顾春来和余千帆在布景前简单试过光,就被请到一旁酝酿感情。这场戏本身就长,还没有太多的机会,毕竟相同的裙子数量有限,撕完这一批若还是过不了,就得等好久。

剧组根本等不起。

相较于被动接受的一方,主动的周小茶显然在情绪上更加复杂。导演与余千帆简单交流后,也一直启发顾春来,让他调动记忆,寻找最亲密的拥抱,寻找迫不及待的吻,寻找最冲动最激烈的感情释放。

可顾春来都没有。他这辈子只喜欢过一个人,而且是过去时,在那个暴风雨夜,这个人已经带走了他的心抽走了他的筋,他已经没有力气再去喜欢谁,遑论调动起那种脸红心跳的情绪。就算他放下了那段过去,就算时间已经用另一种东西填满了他空缺的心,他还是不想给自己捅刀,再次血流成河。

现在这样就很好,他和肖若飞相处得很好,作为哥们作为朋友,似乎没什么不对。他不想再让自己陷进去,不想再一次失衡。

没必要用自己的感情经历来调动情绪,顾春来想,自己演过从弱冠之年到年逾花甲的角色,而且演了七年,几乎成为他。那个角色有家,有爱人,只要想想角色的感情经历,是不是也能找到这场戏要求的感觉。

顾春来闭上眼,试着让自己回到那一刻,但他眼前不是灰尘满天的舞台,而是一棵大槐树,槐树旁站着一名少年,脊背中央有一块汗渍,像栖息在汪洋中的岛。他猛地甩头,想要甩开这画面,可回到脑袋里的却是某个夏夜的陋巷,坐在他旁边的人满面酒气,用唆完麻小的手揽住他的肩膀,对他说“我们一起拍这世界上最棒的电影”。他再想,是那年夏天的100个吻;再换,是长大的少年怀抱太阳花出现在后台的样子。

无论怎么想,他只能想到那个人。

无论怎么努力,他都没找到别的可能性。

时间到了。

顾春来显然陷入某种情绪,不见疯狂,不见弥漫的情欲,反倒有一丝哀伤,哀伤背后,是更摸不透的感情。与他合作过多场戏的余千帆,也受到他的影响,更加投入地注视着他。

打板,机器运转,导演喊“开始”。

顾春来屏住呼吸,眼睫轻垂,喉结微颤,牙齿衔唇,两道红润之间透出一丝月白,抬起青筋明晰的手,用指背划过对方的眼角。这时片场安静地吓人,照明灯灯丝的嗡嗡作响都听得一清二楚。就算爱刮风的白水也给足他们面子,没有一丝飘荡。他怔了几秒钟,随着喉结轻轻上下滚动,传来一声轻微的吞咽。这好似某种信号,某种开关,在场的人仿佛能听到闷雷滚滚,雨打芭蕉,仲夏闷热的潮气在二人之间胶着。顾春来低下头,埋在对手的脖颈之间,而余千帆也配合着抬起手,紧勒后领,蔻丹如血,纤指如泪,一点点剥落覆在躯体上的外壳。顾春来脊背暴露在空气中,冷得发疼,就算再完美的遮掩,也遮不住最深刻的疤,但肖若飞突然觉得,那疤痕他根本不会破坏画面的美感,反而给了角色别样的力量。只消片刻,顾春来呼吸也变得急促,后背的两块蝴蝶骨随着肌肉来回抖动,像要挣脱茧的飞虫,随时要生出华美的翅膀。

这个时候,摄影机推进,画面出现余千帆忘情的表情后,便转到了顾春来的后颈,一点点移动,移到他滚动的喉结,明晰的下颚,移到他发红的耳尖,移到他眼角,最后静止在他的眼睛上。

那眼神像是要把对方吞吃入腹,有心动,也有心碎,好像活了七日的蝉,没有明天,只有今夜,一晌贪欢。

肖若飞盖住脸,如炭般滚烫。原来这就是顾春来亲吻一个人的表情,这就是顾春来爱着一个人的表情。

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他知道自己一定见过,却想不起到底在哪儿见过。

导演轻轻喊了卡,余千帆作势要坐起来,可顾春来双手撑着身体,纹丝不动。余千帆提醒他,他没反应;导演说换个角度再来一条,让他去房车换衣服再过来,他也没听到似的。

肖若飞忍不住上前,拽住顾春来冷如铁的手臂,喊他下床,却突然被他挣开。

毫无预兆,顾春来逃了。

天色已深,老旧的街灯在路边苟延残喘,忽明忽灭。顾春来的影子闪得飞快,有一下没一下,最后消失在洗手间中,连滚带爬,狼狈地钻进距离门最近的隔间。

他掀开裙子,扒掉内裤,果然,眼前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景象。

他有了不该有的反应。

这是演戏的大忌,是十分不专业的表现。他刚才一直迷失在那种情绪里,眼前一直晃着那个人的脸,直至熟悉的热度碰到手臂,他才一下子被拽回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