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突破之口(第2/3页)

贺惜朝笑了笑,他找出了一个匣子,打开,里面有一叠信封,一边翻看,一边说:“太子府本就是我背后靠山,不然你以为区区一个四品鸿胪寺卿谁会在意?没让你动作,是因为这个手段粗暴野蛮,太不入流。你弟弟们能做,其他势力也能动,是因为他们将来注定就是臣子,可以有狭隘私心。然而作为储君的你不行,不能这么任性,至少在大事上得尽量不偏不倚。”

“这件事,虽然我才是旋涡中心,可是相信我,皇上的目光焦点却在你身上。”贺惜朝说到这里,回过头,看着萧弘,脸上是鲜少有的严肃,“我走得越困难,就越考验你。”

萧弘闻言顿时怔住了。

天乾帝说不放心,怕是并非担心贺惜朝弄权,而是不放心他。

他的长子心性还并不稳,而感情用事最为致命。

他若真的为了贺惜朝拿太子府压人,不管不顾,做了跟萧铭萧奕一样的事,结果好与不好,最终贺惜朝依旧不会有好下场。

萧弘握紧拳头,眼里带着不甘,最终又是那样的无可奈何,问出同样的话:“那该怎么办,惜朝?”

贺惜朝没有回答,他抽出一个信封,从里面掏出一叠纸张,递给萧弘:“你看看。”

萧弘接过来,快速地翻了两页,面容有些古怪:“盐商?”

“嗯,你再仔细瞧瞧,看出些什么了吗?”

于是萧弘又重新细看起来,在他阅读的期间,贺惜朝说:“盐铁为朝廷管制,禁止私卖,可毕竟盐与铁不同,盐,不管人有多贫穷,身在何处,每日都是要吃的。只是由朝廷售卖,太过繁琐,人员复杂,所以便催生了盐引和盐商。盐的成本低又是垄断,凡是盐商个个富得流油,腰缠万贯。说来,论最赚钱的行业,就是盐商了。”

萧弘道:“盐商也在走私。”

贺惜朝点头:“当然,盐储存容易,又利于运输,可比瓷器茶叶之类的方便需多,特别是西域各国盐矿稀缺,走私出去价格能瞬间翻上好几倍,更加暴利。”他看萧弘已经将信收起来,不禁问道:“看完了,抓到重点了?”

萧弘皱了皱眉:“引窝每三年一换,今年这月到期,几天前已经重新开始卖了。”

贺惜朝给了他一个赞赏的眼神:“没错。”

盐引是朝廷颁发的售卖许可,而引窝则是盐商前往盐场买盐的凭证。

盐引好得,引窝却难。

每一次朝廷更换,盐商们必然大力争抢,引窝极少,盐商们就是有钱都买不到,靠的还是那一层层的关系。

“这是谁给你的消息?”萧弘问。

“我的二师侄。”

谢二?

对了,引窝是从户部发出去的,谢二自然清楚。

可是……

“惜朝,边贸跟盐商有什么关系?”萧弘问。

贺惜朝道:“你不是担心无人做这吃螃蟹的第一人吗,让盐商来如何?”

“因为引窝?”

贺惜朝点头:“茶,丝绸,瓷器……各个名录,都不像盐那样必须先向朝廷购买许可才能经营,所以若不是他们自己愿意,朝廷便强逼不了。可是盐商……”

贺惜朝神情一暗,嘴角微微泛起一抹冷笑:“他们若是不想走边贸,不想交那两成的税,可以,换个愿意的人来便是,得朝廷之利,为朝廷办事,谁能说个不字?贩盐三年,便可富甲一方,谁都知道盐乃暴利,眼红的人多了去了。”

他说着看向萧弘,眼中锋芒一露,带着志在必得:“你不是想要动用太子的身份吗?那就动吧,盐商们为了引窝已经在走动关系,我让二师侄暂时压住,不过凭他的身份是压不了多久。所以劳烦太子殿下出马,把引窝攥紧了,无论是谁也别想从你手中得到,拖一段时间自然就有聪明人来找我了。”

贺惜朝清清淡淡的话语中,那令萧弘万般抓狂,连帝王和阁老都想不出招来的难局,就这么轻易地被解决了。

他眼中的那抹自信,配着嘴边浅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犹如璀璨之星,让萧弘看得简直移不开眼睛,心脏砰砰砰直跳。

这样的惜朝,萧弘自问怎么能放开手?

绝对不可能啊!

为朝廷贩盐,其实没什么要求,只要资本雄厚,能付足够的窝价和引价,按理就能得到引窝和盐引。

只是为了方便朝廷管控,盐商的数量就有定额,引窝自然也就只有那么几张,这就意味着僧多粥少,有钱也买不到。

是以盐商的背后总有朝廷大员或者勋贵靠山,然而再怎么硬的关系,放到萧弘这个太子面前,就都不够看了。

若要弹劾太子以权谋私,可这些盐商试问哪一个没有卖过私盐,干过朝廷不允许的事,随便抽出一件,取消他们的盐商资格实在太容易。

“孤可没说不给盐商活路,着急什么?不过是听说求引窝的人太多,孤就下令让人好好再看看,挑出那些更诚实守信,奉公守法,遵循朝廷政令的商人,有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