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2/3页)

“戍北军过往的军情我大概知道一些。”骆凤心听了乔琬的顾虑说道。戍北军是渝朝唯一一个不轮换驻地的军队,不光驻地不轮换,将领除了正常升调也不跟别处轮换,所以随便找个记性好些的老兵老将都能问到过去打过的仗。

大型一点的战役大家都记得,可那种小规模的遭遇摩擦在胡人侵袭的旺季几乎每天都有,别说大家伙儿记不住这许多,就是监军呈给朝廷的军报也不记这些。唯一的例外就是骆凤心刚去北境初遇胡人那次,就那次人家监军也是看在公主殿下身份特殊的份上奏报给老皇帝拍马屁的。

“再说吧,不一定用得上。”乔琬擦好了头发,给自己倒了杯水,抿了一口道,“我一会儿去给老师写封信,他当年应该是见过端王案卷宗的,我问问他有没有什么印象。案子刚发的时候那么多人都没查出来,咱们现在也就是碰碰运气,还是先处理征西王这边的事要紧。”

端王案都过去六年了,人证只剩下阿柴一个,物证一件没有,再加上没有那么多现代刑侦技术,凶手如果不再有新的动作,要想查出原委来真得靠点运气。

这运气啥时候有啥时候没有就不好说了,不过乔琬觉得还是有机会的。如果当年的幕后主使当真跟胡人勾结过,就不可能再脱身了,有这么个把柄在胡人手上,哪怕他想斩断干系胡人也不会答应。他拿胡人当棋子,胡人又何尝不是拿他当棋子,这枚棋子胡人迟早还会再用。

虽说是这么个道理,乔琬第二天还是去了趟东督查府,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去排除下可能也好。

如今东督查府的长官正是此前一直待在太后身边的陈茗夕。陈茗夕跟着太后历练了几年,终于出来做了官,空降来东督查府以后能把原来的旧人收拾服帖,要说还是有本事的。

乔琬不怕陈茗夕不让她看卷宗,越是对自己的有自信的人越是敢行险招。她昨天大摇大摆地去了西督查府,陈茗夕这边不可能不知道,想找机会试探她在查什么还来不及,见她来了自然不会把人往外赶。

乔琬还是昨日对曲昌的那套说辞,陈茗夕果然二话没说就带她去了存放卷宗的库房。

“郡主如今已经不是御史了,按规矩这些卷宗是不能再给你看的。”陈茗夕挡在库房口对乔琬说道,“我破例带你来看,这担的风险郡主想必也知晓。”

乔琬好久没听人这么拐弯抹角的说话了,还有点想念,对陈茗夕微微一笑道:“陈督查担着责任,不放心也是应该的,那你看是你自己看着我还是找个人看着我?”

乔琬这坦荡荡的态度反倒让陈茗夕更加怀疑了,她怕乔琬还有什么花招,决定亲自看着,面上的话还是说的很委婉:“郡主说笑了,哪有什么看不看着的。只是御史台拆分后咱们这些卷宗重新归过类,跟郡主当御史时不太一样了。我这不是怕郡主万一看完放错了地方,回头有人要查阅的时候没找到还道是遭了窃,到时疑心我就算了,疑到郡主头上可就误会大了。”

这话说得真贴心。乔琬哂笑了一下,大家都是在朝堂上混的,谁还不会演戏了?她做出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点了点头,诚恳道:“还是陈督查考虑的周到,我如今既已不是御史,又到了陈督查的地盘上,当然是一切听陈督查安排。”

她这戏演得太逼真,反而讽刺意味十足,陈茗夕的胸膛剧烈起伏了一下,不过还是勉强保持住了脸上的完美笑容。

不愧是老狐狸身边的小狐狸,比张子何、郑韦之流的蠢货强多了,这样戏弄起来才有意思。

乔琬装作没看见,施施然进了库房,随便转了一圈,然后从先帝登基之年的卷宗开始看,一直看到今年新放进去的。这一看就是一整天,中午还赖着陈茗夕蹭了顿饭。

陈茗夕如何看不出乔琬在耍她,可又怕自己一气之下拂袖而去就真中了乔琬的计,硬生生陪乔琬耗了一天。

这就算了,乔琬还死抓住她那句客套话不放,真就装出一副怕把卷宗弄乱了的样子来,回回都指挥着她去拿卷宗放卷宗,关键态度还特别好,左一句“辛苦陈督查了”,右一句“哎呀太不好意思”,让人挑不出毛病,如果她还想继续打着关心的旗号监视乔琬,就不得不听从乔琬的使唤,到后来都恨不得把乔琬打出去!

怎么有这么厚脸皮的人啊!委婉的说辞都拿来利用,大家都是说场面话演戏,能不能按基本法来做事了?

这边乔琬犹嫌不够气人的,看着卷宗还哼起了歌,要不是有规定不能在存放档案的库房里吃东西,她都想让陈茗夕去给她端一盘糕点来吃。她想看的部分已经夹在今日所看卷宗的当中看完了,这会儿顺便看看别的放点□□,只当看了,毕竟每年总有那么几起让人哭笑不得的奇葩事,正好回去讲给阿凤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