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2/3页)

“没有没有,人家帮了我,我怎么能坑人家呢?我让人把她送去师父那里了,有师父照看她,出不了岔子。”

乔琬微微点头,又问:“京城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尹笙该倒腾的话都倒腾得差不多了,说话的语速平缓了不少,她回忆了片刻答道:“宵禁的时间变长了,街上新添了好多士兵巡逻,好些当官儿的宅子前都有士兵把守,皇城外贴了布告,说是皇后和公主谋反,要抓反贼和党羽来着。”

这些对乔琬来说没什么新鲜的,跟她猜得差不多。她对尹笙几人说了句“辛苦了”,让她们先去休息,临了又叫住月袖。

“你……”乔琬犹豫了一下,安慰的话还是没有说出口。月袖游戏人间这么久,终于找了个人定下心来,谁想这人非但不是良配,还一直别有居心,联合她的手下摆了她一道,让她不仅在感情上遭受重创,连身份地位也被一并剥夺去了。

同时被心爱之人和信任的手下背叛的痛苦,不是轻飘飘几句话就能安抚得了的。乔琬略一沉默,看着月袖的背影轻声道:“大家朋友一场,如果有什么帮得上忙的地方一定告诉我。”

月袖回过头,没了油滑不恭的外表伪装,她的眼神比任何时候都来的坚定:“放心,不过是一次暂时的失利罢了,算不得什么。我月袖就算要从听风离开,也得是我主动走,不会是被人赶下台。”

三人先后出门,最后走的栾羽替乔琬把门带上,屋里又只余下乔琬与骆凤心二人。

“你还记不记得阿柴说,当年端王被刺杀之后,追杀他的是一个胡人?”乔琬坐回床边,眼中还留有一丝疑惑。

“你是说那个丹朱跟三哥被杀的案子有关?”骆凤心反问。

“不好说。”乔琬一边思索一边说道:“十六胡有好些个部落,派来京城的探子恐怕也不止一批。月袖以前跟我提过,丹朱在十年前就在眠月楼了。十年前她还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总不会是一个人来京城的,当初安排她进眠月楼的人或许就一直潜伏在京城。”

“接着说。”骆凤心道。

“丹朱跟了月袖不是一天两天,既然能同时拉动月袖身边的人一起反对月袖,说明她早有取代月袖掌控听风的打算。早不下手晚不下手,偏生挑着月袖察觉陈太师有异动,想要给我们通风报信时跳出来拦阻她,我总觉得这不是一个巧合。”

乔琬稍稍停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又道:“这让我想到了当年的端王案,一笔糊涂账,让当时还是太子的陛下引起了先帝的猜忌,表面看起来好像是韩王得了益,实际上还有一个人,或者说是一群人……”

“你是说陈家?”骆凤心很快明白了乔琬的意思。

“对。太子并无大过,先帝虽然喜欢韩王,在当时还没有昏头到想要更换储君的程度,如果没有这件事,太子上位本该是顺理成章。”

韩王一派从未停止过对骆瑾和的抹黑攻讦,但真正让先帝态度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却是这件事。

骆凤心一点就透:“顺理成章就不需要倚仗陈家,陈太后他们自然就分不到后来这么多好处。”

乔琬到这个世界来时这些都已经发生过了,小白只知道粗略的史实,至于其中谁在捣鬼谁在谋划这一切却不甚清楚。当时为了帮助骆瑾和夺取皇位,联合深得先帝宠爱又无儿无女的陈太后是形势所驱,尽管陈家今日做下种种谋逆之举,但在当时对于骆瑾和和乔琬来说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了。

最好的选择……就是这个问题。一如她用“最好的选择”让陈太后放骆凤心去岷州一样,现在想起来,当初那个“最好的选择”是否又会是陈太后抛下的诱饵呢?

“可是陈家联合胡人没有什么道理。要做这个局,一个杀手足够了,犯不着要去跟胡人搅合在一起。”骆凤心顺着乔琬的思路想了一下说,“平襄王与胡人也打过不少仗,北境之后便是化康,请神容易送神难,如果他把北境放给胡人,失了屏障,日后他的化康就会变成胡人的后花园,永远得不到安宁。”

骆凤心这样说不无道理,再多的可能乔琬一时也想不到了:“这其中大概还有什么隐情。只有等日后抓到陈太后她们或者丹朱一伙人再问。”

“不管怎么样,那个丹朱既然动了手又自曝了身份,想必胡人谋划的绝不只是夺取一个江湖组织那么简单。眼下我们跟平襄王交战,胡人若是对咱们大渝的领土有什么想法,现在就是入侵的最佳时期。帖帖沫儿老谋深算,幹里旋的儿子可能拖不了他太久。”

说到这里,骆凤心立刻嘱咐乔琬道:“你去帮我写封信给戍北军主将邓闵,盖我的印章,提醒他这段时间多安排些巡逻的队伍,提防胡人大举南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