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解开(第3/4页)

“这有什么不好的?”王云挑动眉头看向王秋阳,“我回普林斯顿之后还有些事情需要做。”

“袁成德今天还想和你交流一下呢。”王秋阳嘀咕着说道,“王大教授,您可真是……”

“行了,开你的车吧。”

…………

两年后,也就是2020年的七月份。

普林斯顿大学的夏天依旧还是非常的灼热。王云抬起头来,看向窗外,叹息了一声。放下手中的笔,河内光太坐在办公桌前,悄悄地看着王云。

这个时候陆诚和荣磊刚好博士毕业,荣磊回国之后,直接去了京大数研中心。袁成德早已经博士毕业也成为了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一位教授,河内光太这个家伙在王云手下读博士,带着几个研究生正在做研究。

发现王云忽然抬起头来,他很迷惑的说道,“教授,您这是——?”

“我?”王云看向河内光太笑了笑说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恩?”河内光太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两年的时间,教授一直都在研究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甚至和威腾教授联合起来,为物理界贡献了一个王云-威腾理论,理论中饱含了计算方式。

他记得三个月之前,教授为了将课题彻底解开,已经开始疯狂的解题,甚至很多时候都是独自一个人在思考。

现在忽然抬起头来,对他说要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莫非是教授已经解开了这个课题?河内光太有些不可置信。袁成德推开办公室的大门,最近王云一直在研究课题,他的那群研究生几乎都是袁成德这位数学系的教授给带着的。

“嗯?”袁成德看向王云,“怎么今天没有思考?”

“我……解开了。”王云非常平淡的说道,“我解开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了。”

“什么?”

“纳尼?”

袁成德和河内光太同时一愣,虽然应用在这个数学猜想上的理论是王云和威腾教授一同创造的,但是从论文发表上来看,其实可以说是威腾教授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但其实这个理论大部分是王云一个人来完成的。

并且,这个理论如果补充好之后,是非常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

因为——这个理论给统一场论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可行性的基础。尤其是里面的王云计算公式,更是给统一场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就好像是爱因斯坦想要寻找的新的数学工具来完成统一场论一般,王云独特的计算公式几乎是将数学和物理全都结合在了一起。

“没错。”王云平淡的看向两人说道,“你们没有听错,我的确解开这个课题。”

“真的假的?”袁成德急忙走向王云,他对于物理的兴趣并不算太大,但是并不代表他真的看不懂量子场论。

拿着草稿纸他一直盯着看,好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缓过神来。

一边看着王云的草稿,袁成德一边暗暗吃惊,他和王云的距离,怎么感觉越来越远了?不过想想也是,他在2022年还不知道能不能获得菲尔茨奖,但人家王云在21岁就已经获得了菲尔茨奖。

现在也不过才23岁,又解开了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这简直就是全世界的神话级别人物。

“王云,你把你和威腾教授的理论全部补充完整了?”

王云微微点头,轻轻应了一声,“没错,我已经把我和威腾教授的理论全部补充完整了。”

“不对,你的计算公式……”

“我重新创造了一个关于物理和数学结合的计算公式,否则我很难用现有的数学工具解开这个课题。”王云解释着说道,“我现在差不多已经把这个数学公式补充得很好的,但是想要将这个数学公式发展到完美的状态,恐怕还需要很多年的时间才行。”

“那的确是。”袁成德放下手中的草稿纸,“你现在不将你的证明放在arXiv?”

“再等等。”王云摇摇头,“我需要再把理论和数学工具计算一次,看看还有什么逻辑性的错误,如果全都完整之后,我会将这个证明过程放在arXiv上。”

…………

就在普林斯顿大学王云的办公室正在惊叹王云解开了杨-米尔斯这个数学猜想的时候,国防科大的马博涛整个人都凌乱了。

尽管他们研究了好几年的王云——湍流模型,但现在依旧还是摸不准湍流模型的本质,也就是他们以前所作的事情,全是无用功。

马博涛坐在椅子上挠着头说道,“这个湍流模型太难搞定了,之前都是好好的,但是每次只要接近最后一步,总会失败。”

“这已经是第七十八次实验失败了。”旁边的人沉默了一下,“我记得那位获得菲尔茨奖好之后,还出了一个王云-威腾理论吧?这个理论里,我看见了新的数学工具出现的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