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一见钟情》(八)(第3/3页)

“……莘总到底想说什么?”

莘野最后一锤定音:“余总,您应该也清楚,中国矿业这个表现……是不可能成功拿到200亿美金天量贷款的。中国矿业净利太少,还不上的风险太高,无论哪国的银行都不会批出这个数字。”

顿顿,又问:“余总,这说明什么?”

听莘野把自己公司的能力给全盘否了,余自强的一张方脸变得有些不好看了,他道:“当然说明中国矿业一直以来信誉良好,各大银行愿意贷款。”

莘野轻轻一笑,摇头:“不是。”

那个语气,活脱脱的,简直就是“做梦呢?”

很不客气。

余自强也凉笑一声:“难道莘总是想要说,因为中矿的运气好?”这就实在侮辱人了。

没想,莘野又是笑着摇头:“不是。”

他现在的态度不好。然而,他能帮上这种大忙,他有资本态度不好。大家都是做生意的,不是交朋友的。从一开始,作为一个做矿业的,余自强对“文化产业”就有一股天然轻慢,莘野不想再捧着了。不知为何,他自己是无所谓,但他见不得谢兰生最爱的东西被人轻慢。

余自强问:“那……?”

莘野目光重新落在余自强的一张脸上,像鹰一般,一字一字缓缓地道:“说明,中国矿业此次收购是中国政府的授意。”

听到这话,余自强呆了,毫不掩饰地惊呆了。

莘野又是补充了句,还是那个语气,声音低沉,内容却锐利:“说明,中国矿业此次收购是出于国家的利益。”

否则,依照这个财报,各大银行绝无可能同意提供天量贷款。因此,唯一的解释是,中国政府在暗中干预,命令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四家国有银行全力支持中国矿业这次对MNM的收购。

那边,莘野又道:“余总,MNM是澳洲公司,被收购需要FIRB批准。FIRB(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外国投资审批委员会,是澳洲对跨境收购做审批的部门之一)要求,跨境收购必须完全基于公司自身的商业目的。事实上,所有国家审批部门都会做出此类要求,FIRB也不例外。中国矿业是家国企,FIRB大概也十分头疼,澳大利亚国内现在应该也有反对声浪,毕竟,矿是重要资源,且不可再生,一旦落入别国之手命脉就被人家攥住了,同时MNM是重要企业,如果卖给中国公司,开了这个口子,紧跟着的很可能是无法挽回的资源外流。”

余自强:“…………”他没想过这个问题。

“余总,我呢真诚建议,重新规划筹款途径,重新计算贷款数额。我也可以参谋参谋……如果投行不大给力。否则,这200亿的天量贷款,是FIRB认定‘中国矿业并非基于商业理由,而是基于国家利益,会威胁到国家安全’的绝佳证据。要知道,否决一桩跨境收购,FIRB也是要拿出理由的,这200亿美金简直就是送到人家面前去的。”

真是的,莘野想,几家投行干吗吃的。

莘野估计,按中矿的2003年财报上的数字,应该只能贷到80亿,剩下资金要再想想,是卖一些其他的矿给中国的同类企业,还是怎么样。这样一来,80亿美金,国开行自己就够了,加进出口银行顶多,就算大家全都参与,兴民银行能捞到的肯定只剩一点点了,8000万最多。再说,就算8000万美金贷款也够兴民吃一阵子,自己帮了这个大忙,5000万人民币的贷款余自强会帮帮他的,中国矿业、兴民银行有着一个共同股东,不是难事,兴民银行一直以来都有很多关联贷款。

立即撤回200亿贷款,中国矿业、兴民银行、深蓝影业三方共赢,若不撤回200贷款,中国矿业、兴民银行、深蓝影业三方全输。中国矿业收购失败,兴民银行放不出款,深蓝影业拍不出片,莘野相信余自强能把这道理想的很通透。

不过,莘野知道,他一方面是为自己,为深蓝,另一方面,也是为中矿,为中国的此次收购。在发现了大疏漏后他希望能提醒对方,甚至说,这个才是首要目的。

最后,莘野看看表,余自强给的15分钟正好到了,他又再次十指交叉,懒洋洋地斜靠在沙发上,年轻英俊的脸上却全是高深莫测:“余总,若不立即撤回贷款,中国矿业此次收购必定会以失败告终。”

余自强还兀自震惊着,愣愣地看着莘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