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北京(九)(第3/4页)

“哦?半次?”主持人又挖到料了,“具体说说?”

谢兰生答:“大二那年,学校有个短片经费,我们导演系本科生每人提交一个计划,看过以后负责老师会决定把经费给谁,也就是说,我们只有一个同学能拿到钱、能拍个片。我……我当时太想拍片了,写了一个我知道会很有竞争力的故事,而不是我真正想拍的故事,最后果然拿到经费。但是,学生名单公布那天我放弃了这个名额,我察觉到这违背了我当导演的意图,我意识到我太蠢了。顺便说句,当时一个同班同学跟我一样换了计划,而负责的那位老师支持我们当时的做法。那个同学突然发现,这个行业不仅缺导演,还缺陪伴导演的人,他现在是一个制片,是我《星河》时的制片。”

“哇……”

“从此,我每部片子都是给我自己的一首情诗。”

“哇……”主持人也被感染了。

时间很快过去,谢兰生结束了采访。

…………

到晚上6点,这个采访被发出来。兰生还是没有审稿,也许天真,但他想给人些自由。

刊发内容跟采访差不多,只不过,“打擂”意味更重一些,硝烟味儿更重一些。

谢兰生没想到的是,在看过了兰生、李贤对“商业片”的定义后,绝大多数电影观众兰生、骂李贤。他们道:

【支持谢兰生……】

【支持谢兰生+1。】

【二人格局高下立判啊。】

【啊,我真是根墙头草呢。昨天觉得李贤说的很有道理非常正确,今天看完谢兰生的又站到了另一队里,[哈哈]。】

【我也是……】

【不是,李贤能把“毫无灵魂”说的这么清新脱俗吗?】

【两个导演一个有追求,一个没有追求,作品是会有区别的,观众不是傻子呀喂。】

【我本以为李贤是被澎湃影业强迫的呢……他自己也这样想吗,[失望][失望][失望]】

【一部电影是一个整体,故事才是它的核心,这些需要编剧、导演用自己的心来架构,不把观众当机器,东拼西凑“流行元素”最后只能是四不像。】

【个人感觉,拿奖之后,《宝髻新簪》超高票房让李导他有些变了……总想制造商业神话,把这个当创作目标了。】

【李贤该在他自己的基础上面寻求突破,不是否认曾经的片,也不是否认曾经的他。】

谢兰生的这个采访算是“打擂”的高潮了。他竟然在明面儿上否了李贤的“导演观”,点起一整片的硝烟,烧起一整片的战火。

然而奇怪的是,绝大多数观众却在兰生这边,支持他棒打落水狗,在“大片”横行的电影市场敲敲钟、说说话。

谢兰生更没想到的是,7点左右,突然有人发了个贴在论坛上,题目叫《其实,首映式上被激吻的是李贤第二个老婆》。

里面的主楼爆料说:【我爸爸是原潇湘厂的副厂长,他说过的,咱们李导还有一段5年左右的婚姻呢。后来李贤找了小三,跟原老婆离了婚了,女的自杀了,她爸还找潇湘领导告过状呢。最后李贤给了她爸一笔费用,七八万块。】

有人回:【不是吧不是吧,这么人渣?】

楼主又回:【人格保证爆料为真。而且最最那啥的是,那女的是《圆满》主演!李芳芳的那个演员!】

这下,论坛群众全真震惊了:

【不是吧……那怪不得谢兰生总怼李贤呢。】

【原来不是因为嫉妒,是因为这个?】

【怼李大导怼10年了,这是一个重情的人啊。】

【这样一说很合理啊……】

【我更喜欢谢兰生了……】

【等等等等,什么“总怼”?除了这次还有哪次?】

【回楼上,《宝髻新簪》那时候嘛,谢兰生跟记者们说,《宝髻新簪》高票房有官方运作的因素在。官方给了超长档期而且禁上好莱坞片,新闻联播帮着宣传……还有什么来着……】

【那谢兰生这回五一扬眉吐气证明自己了。他确实比李贤强啊,他也能创2.8亿神话!哈哈哈!】

【这个倒也不一定吧。《宝髻新簪》确实是比《葡萄美酒夜光杯》好,就算没有官方宣传,没有2.8亿,也会受欢迎。】

【不是,你们真信这个楼主?】

彼时兰生正在庆功,将近8点才看到。

在这一天《一见钟情》的总票房反超李贤,今天大约能破8000万,而对方只有7000万。并且,这样看来,《一见钟情》这部片子最终票房会破两亿,总票房在电影史上可以杀进前三甲了。因此,为了庆祝票房反超,剧组的人简单聚餐。

柳摇突然被曝光了,谢兰生还挺难过的。

那个温柔的女人。

她希望能平平静静,可,父亲拿了七八万块,她生前的那些创口暴露在了大庭广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