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00章(第6/15页)

“王爷,速返北平。现在就走。”

朱棣只看了她一眼,没有问她为何不去祭奠父亲,也不去探朱守谦。喝令不做停留,即刻回转。

出了南京城,锦曦才道:“皇上病重,他咳嗽时用袖袍遮挡,我是习武之人,瞧着分明,他的袖袍上已是猩红一片。皇上看上去对我还玉佩之事极为满意。可是,他生性多疑,眼下病重,我怕多做停留他会觉得是我故作姿态,反而不妙。”

锦曦并没有猜错,他才出宫门不久,朱允炆瞧着竹篮内鲜嫩的蔬菜,无意中叹息道:“四皇婶真是美丽,瞧不出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允炆,你喜欢她?”

朱允炆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略一沉思便道:“四皇婶居然能在北平种出江南菜蔬,真是不简单呢。以前都没听说过。”

洪武帝脸色越来越难看,竟重重的哼了一声:“去,把李景隆给我叫来!”

朱允炆吓了一跳,连声道:“皇上,你不打紧吧?何事这般气恼?孙儿这就去唤李景隆见驾!”

他急急奔出,洪武帝盯着竹篮猛地一挥,菜蔬散落一地。往事在他脑中一一呈现,徐锦曦机智聪慧,她奉还玉佩是表忠心,何尝不是以退为进!洪武帝无比恼怒,抖动着花白胡须道:“天德,你,你教出的好女儿!”

李景隆赶到乾清宫时已听说洪武帝心情不好。他想了想已明白必是因为燕王夫妇进宫探望一事。

才踏进殿内就看到太监在收拾,他只瞧了瞧那些菜叶马上反应过来那是锦曦种的。跪下磕头抢先开口道:“臣万死!”

“哼,曹国公何罪之有?”

“臣没有及时禀报皇上,燕王妃在王府中种菜之事。”

何止这事!十年间只知道北平燕王府平平淡淡,没有大事发生。连为皇后布施祈福也是从北平布政史口中得知!洪武帝气血上涌,指着李景隆颤抖着想骂又颓然落下:“起来吧,我倒不是因为这事怪你。我只想知道,若是将来允炆登基,诸王不满,你待如何?”

“回皇上,景隆自当为皇太孙分忧。以报皇恩。”李景隆认真回道。

洪武帝盯着他,见李景隆一片泰然之色,不由长叹一声:“天意,十年来,北平居然无甚有用的信息。”

朱允炆与他一同在皇宫生活十来年,竟比儿子更得洪武帝的心。这时洪武帝心意已决,便起了心要帮朱允炆开出一条康庄大道来。

他扶着太监的手慢慢站起来:“你随我来。”

李景隆没有问,跟着洪武帝走出乾清宫过了日清门到了坤宁宫外。洪武帝遥望柔仪殿缓缓吐声:“当年硕妃嫁我之前,已有孩子,便是你。”

李景隆身上一激灵,汗毛乍起。不敢置信似的望着洪武帝。见皇帝目中露出一种忧伤,已知他说的是事实。心中百味陈杂,脱口而出道:“那我与燕王……”

洪武帝缓缓道:“不错,你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弟!”

得到证实,李景隆身体剧烈的颤抖。兄弟?他抢了他的母亲,他的女人,他却是他弟弟!他可以就藩北平,独霸一方。他却只能暗中经营,苦苦发展势力。而他的母亲到临死都没看过他一眼,问过他一声,何其不公平!

“你母亲要进宫,所以我把你托给李文忠抚养成人。朕一直觉得愧对于她,所以一直暗中栽培你。在锦衣卫没成立之前便让你总领全国十三省情报。如今锦衣卫撤了,你的一品兰花还在,朕并无薄待于你。至于你母亲……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她另生有不是龙种的儿子,活着便会影响棣儿。母以子贵,她把棣儿托付给皇后,她是自尽的。”

连死也是为了朱棣的前途!李景隆牙关紧咬,蓦然跪下道:“皇上为何要告知景隆这些?”

洪武帝冷冷一笑:“你不恨燕王吗?你的母亲一生都为他,从未问及过你半句。”

“皇上,原来是想让我恨……”李景隆嘴里涌出苦水,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他很朱棣,恨朱棣能与他心爱的女人在一起,恨他机智沉稳时时让自己觉得无处遁形。

都是朕的子孙,手心手背都是肉。只盼着不会有那么一天,他们能看知晓君臣之礼不与允炆为难。所以朕在位一天,就绝不会削藩!“

洪武帝想起锦曦的隐藏与聪慧,想起朱棣两次出征的大捷,十年时间,朱棣真的在北平扎牢了根基,拥兵自重。他冷眼瞧着李景隆,仇恨与不平衡在他心中已种下种子。若是没有意外,他也对付不了朱棣。如是有意外,他就会相帮允炆。他笃定的想,所有事都只有自己才知道。所谓帝心难测,太多的秘密,臣子是永远不会知道的。

瞧着李景隆面无表情的模样,洪武帝心里暗暗叹息,突然有种冲动想要告诉他,硕妃临死前念念不忘李景隆,求他一定照顾他,保他一世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