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2/3页)

军屯班的军户们可没见过这样的架势,今次跟着柳老头进食间的时候,几个年轻的小子还在议论墨宗会拿出什么吃食。

“哦,今日有牛婶豆腐,你们可有口福了。”

柳老头笑着说道。

噢,豆腐啊。

几个军屯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有些失望。

之前看了那样气派的教室,众军屯对墨宗的期待值被拉得很高,总觉得后面还会有更新鲜玩意出来。

听说他们现在用的水泥和火炕都是墨宗造出来的,墨宗的坞堡也让众人大开眼界。下个田都要盖座专用的房子,怎么想吃的也不该差了吧!

可是豆腐……真没什么稀罕的。

最近军中也开了豆坊,日常供应豆腐豆浆,豆腐已经成了边军的主要菜色,隔几日就能在锅里见到。

开始吃着新鲜,可吃多了也就是那个味道。豆腐寡淡贫素,听说京城有世家子当玉膏脂服用,也是笑掉人的大牙。

柳老头将几人的表情一一看在眼里,只哈哈一笑,示意众人拿餐盘领饭。

今日的主食是粗面馍,搭配时令野菜,一勺牛婶豆腐,再加半个鸡蛋。

最近宗门饲养的母鸡也开始产蛋了,每天都能捡回来不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鸡蛋上桌。

有时候是炒的,有时候蒸鸡蛋羹,实在没时间,那就用白水煮一煮,也能算个荤腥。

柳老头带人过来的时候,菜口那里已经站了长长的队。几个头上绑着棉布帕的妇人匆匆进门,见到这个架势只能长叹一声,转身便离开了。

“她们……咋了?”

其中一个年轻军屯问柳老爷子。

“是饭餐不够么?”

“自然不是。”

柳老头猛摇头。

“咱们墨宗自打矩子承宗,就再没发生过饭不够吃的事,可莫要乱讲。”

“可是……”

那年轻军屯抓了抓头。

“既然不是不够吃,那她们为啥看了一眼就走了啊!哪怕是人多,等一等不就好了,反正婆娘们在家,也无甚要紧事。”

“呵。”

听他这样说,柳老头嗤笑一声,看向年轻军屯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无知的同情。

“她们啊,还真就是有要紧事呢。”

老头轻声道。

“这些都是织布坊的女工,赶着中午休息过来打饭,她们那时间可要紧呢,多一刻钟就能织出不少棉布,那可都是银钱。”

“今天有牛婶豆腐,她们才赶着过来食间的,平时都是自己带一口吃的,晚上下工才过来吃顿好的。结果人这样多,在这儿等上一两刻钟,人家还要不要上工了,这不是耽误事嘛!”

啊?!

军屯惊讶了。

他是万万没想到,那些妇人走人,竟然是怕浪费时间!

“那……那她们回去不也得下灶台么,家里的汉子和娃也要吃饭的啊!”

“汉子和娃都在食间吃,交饭钱不就得了?”

柳老头很自然地说道,完全没在意对方越张越大的嘴巴。

这要是换在半年前,他也会和面前这小子一样,觉得这些娘们是在胡闹,哪有婆娘不管家不做饭的道理。

但是现在嘛……

想到这织布坊给宗门带来的变化,柳老头摇了摇头。

布坊很赚钱,虽然没有铁匠坊打出来的兵器那样昂贵,但人都是要穿衣的,棉布从来都不愁销路,一天天积攒下来所获不少。

而女子天生手巧,有飞梭的帮忙织起布来飞快,宗门里的棉纱都快用光了。

听说最近刘通又在研究纱机,看看能不能把纺纱的速度也提高一下,免得耽误织布坊赚钱。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宗门比之前有生气得多,大家活着也更精神了。

虽然有爷们抱怨婆娘赚了钱,没有以前听话乖顺,但两口子一起赚钱,家里的娃也能吃得好点,穿得暖点,这是件大好事。

日子嘛,便是要越过越红火才有奔头,谁说多说少说能咋的。

想起矩子当年说的话,柳老头清了清嗓子,直接搬出来教训年轻的军屯。

“妇女能顶半边天。”

“家里的婆娘要是也赚钱了,你家就有了双份的收入,日子是不更好过了?”

军屯嘿嘿傻笑,抓了抓自己的后脑勺。

日子好不好过他不知道,他还是根光滑的棍棍,婆娘还没个着落呢。

不过墨宗这些小娘子,的确和他见到的不大一样。

他讲不出来,但就是觉得她们活得挺胸抬头,走路带风,格外有精神气。

要是他未来的娘子也是这样……

正想的出神,一股奇异的浓香忽然钻进了鼻子。

年轻的军屯被刺激得一哆嗦,嘴巴不自觉地开始分泌口水。

这种味道……怎么说呢,就是很椒麻,很鲜辣的味道……嗯嗯,隐约还有肉的香气,混合在一起十分刺激。

说起来,他活了二十多年,还从来没闻到这么香的气味,比肉香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