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第3/3页)

以协防为名,朝廷将直属光统帝的禁军安插进塘子口和仙匀城,直逼贺岳家的大本营屏铄,借此渗透并发展自家水师的野心昭然若揭。

不过贺岳家也不是吃素的,造船技术捂得越发严实,仙匀、屏铄两地能用于造船的木材一夜之间全数断供,司马烨想造船,一桶桐油都不给他留!

呵呵。

贺岳家主冷笑一声。

以为没了大半船队的贺岳一族会就此没落?

别傻了。

世家之所以能成为世家,一点风浪根本不可能动摇根基,他司马烨想借机生事还嫩了点!

封家鸡贼,封伯晟看着粗俗鲁莽,其实内存心机,在鸟不拉屎的雍西关玩拥兵自重,不声不响就存了不少家底。

一个不吭气的苦力骤然抡起巴掌,那怕是已然羽翼丰满,志存高远,司马烨以为他的王位能做得稳当?

贺岳家主摸了摸胡子,觉得是时候考虑一下家族的后路了。

司马烨本就不是一艘好船,原本以为靠着贤妃能搏个外戚的出身,现在看司马烨和那个隆成帝一样,不太可能让下代帝王托生在世家小娘子的腹中。

天下没有做百年的皇帝,但却有百年不倒的世家。

虽然封伯晟的儿子把自家亲弟打成了聋子,但两家的合作脉线并未完全断绝。

贺岳家还控制着仙匀和屏铄两大海港,贺岳家也有盐坊,虽然产量不高,但这条近海航路可助边军盐粮直达白鹭口,还能免去南江口高昂的赋税和过路钱,封伯晟应该能看明白的。

虽然被人家扇了脸面还要硬贴过去,传出去有损世家威名。

可天下没有过不去的仇怨,谁会和利益过不去呢?只要嫁个贺岳家的小娘子过去,化干戈为玉帛,说出去也是以德报怨的美谈。

只是这点想法,很快就被残酷的现实拍打得灰飞烟灭。

三日之后,封家忽然减少了从南江口购置盐巴的数量。

白鹭口附近海域再次出现了东胡风格的大帆船,一路逆流入乌知河,据说船上满载着牛羊和粉红色的盐巴,三角帆在西风烈烈的乌知河上走得飞起。

大船卸货之后,又装载着清油和粮食,从乌知河港扬帆起航,一路东向入海口返回阿木尔河。

白鹭口原本荒凉的海岸线,一夜之间出现许多方方正正的水泥框架,几日之后成型为巨大的盐池。每日有盐工开阀引入海水,经过层层沉淀晾晒,提纯搅拌,最终成为雪白细腻的优质食盐。

有盐,有油,有牛羊,粮食丰产,岸防完备。

至此,西胡王庭对于东胡三部的封锁被彻底打破。

南石城与九凌湖同时开埠,沟通了乌知河与阿木尔河两大水系。从这一日起,有巨大的逆帆船在河上往来不断,成为两条生生不息的生命线,一点点将磅礴的新生力量注入两岸的每一寸土地。

而这两条生命线的中心,便是位于乌知河上游的九凌城。

克雷站在九凌城码头上,看着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终于长长吐了一口气。

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