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2/3页)

顾励笑道:“无妨,朕心里自有评判标准,爱卿拿去刊印便可。”

穆丞相无法,只得取了题册,回到文华殿刊印。为避免试题泄露,禁军已将文华殿围住,需得等到明日殿试他们才能出来了。

第二天殿试在建极殿举行,顾励可是特意起了个大早,来到建极殿时,考生们已经在阅读考卷了。听见响动,众人都猜到或许是陛下来了,众人耸动,有些想要抬头偷看一眼,又恐冒犯了天家威严,垂着头不敢动。

杨廷璧却是早就在期盼着这一天。自在福王府中听闻陛下爱惜民力,把文御厨撵走,他便已对陛下心生仰慕,若是今天不看陛下一眼,他岂能甘心?

然而,杨廷璧悄悄抬起头,只看了一眼,便呆住了!

陛下……

是他眼瞎了吗?陛下为什么长着顾宜兴的脸?!

杨廷璧如遭雷劈。

他终于想明白了!

难怪啊!为什么朋友们从辽东回来,见到了陛下,不跟他说陛下的模样,只说自己见到陛下一定会大吃一惊!

因为陛下就是顾宜兴啊!

那些发表在《大楚晨报》上的文章,是陛下写的!

想到此处,杨廷璧心中一跳。他有没有在陛下面前嘲讽过《大楚晨报》上的文章?应该没有,不过他好像曾经在宣城伯府初见陛下时,表露过对那些白话文的不屑啊!

杨廷璧几乎要疯,原来早在初见时,他就已经给陛下留下了这种轻狂印象吗?陛下不会讨厌他吧!

顾励见杨廷璧一直看着他,一副瞳孔地震、痛不欲生的样子,冲他笑了笑,点了点他的考卷,示意他专心做题。

他也能理解自己这马甲一脱,这些人会有多震惊。不过正好趁此机会考验一下杨廷璧的心里素质,要当他的朝廷栋梁,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呢!

顾励走到建极殿内侧的御座上,看看认真作答的考生们。姜文渊等人也在此列,正奋笔疾书,顾励欣慰一笑,让李棠把带来的奏疏放在御案上。

杨廷璧见到顾励对他微笑,心中一定,神思渐渐镇定下来,翻看考卷,可看到最后一道题时,杨廷璧再一次瞳孔地震了。

这道题……这道题怎么回事?精准扶贫?

杨廷璧想了想,暂时先把这道题放下,专心作答前面的题。

殿试的考试是一整天,顾励批了一上午的奏折,有些累了,走下平台,看了看考生们的答卷。讲真的,这种监考官视角是真的爽啊。

不过考生们似乎都很怕他,顾励经过时,这些人动都不敢动,顾励也不想欺负他们了,回到座位上,让御膳房传膳。

考生们的饮食自然也由御膳房负责,内侍们把一桶桶米饭蔬菜搬到了平台上,分发给考生们。

杨廷璧接过饭食,偷偷瞧了陛下一眼,看见陛下的案几上,居然与考生们一模一样,摆着一道清蒸鲈鱼,一道清炒时蔬,并一小碗花生米排骨汤。

杨廷璧心情复杂,其他几位座位靠前的考生们也看见了,一个个都有些动容,陛下果然与传闻说的一般食不求甘,坐不重席!这般勤俭的天子,前朝未有啊!

殿试需得一整天,在日落前结束。顾励用了午膳,回干清宫陪贞儿午睡,睡醒后便带着他一起到了建极殿,监督他复习上午的功课。

待到了日落时分,考生们该交卷了,还有十来人并未作答完,监考官员只能强行收了卷子,考生们可怜巴巴地看着,眼看试卷集齐,被送到读卷官那里,考生们只得领了行礼,乖乖离开建极殿。

待终于出了皇宫,考生们立刻忍不住问了:“这最后一道题:精准扶贫,不知各位贤兄们是如何答的?”

考生们从未见过如此古怪的题型,七嘴八舌,猜测究竟是哪个杀千刀了想出这种题。

杨廷璧想了想,说:“这道题用心良苦,想必是陛下出的。我等他日若入朝为官,要为民做主,绕不开那些缺衣少食的百姓,陛下减免三年赋税,又免费发放牛种和土豆苗,显然是始终顾念着百姓,是以出了这道题,提前考考咱们。”

众人恍然大悟,一人哭丧道:“原来扶贫是这意思?是我想岔了!廷璧兄,还是你厉害。”

杨廷璧却是叹了一口气,先前他对陛下态度不甚恭敬,但愿陛下别讨厌过他。若是早知道陛下就是顾宜兴,他怎么说也要抓住机会,给陛下留下一个好印象啊!

殿试的试卷已全部交给了读卷官,由他们带到文华殿批阅。这批阅至少也得三天,文华殿由禁军守着,不许任何人出来。

王恭厂已经研究出了一批鸟铳,顾励让人加紧运往辽东,终于松了一口气,这天下午带着小谭出宫走走,透透气。

如今已经是五月份,土豆红薯都在种了,聂光裕被派出去修建水利工程也有好几个月,地方官给他呈送过奏疏,看情况聂光裕的工作进展不错,待到了六月底,梅雨期一来,便是考验他成绩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