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在下卫婕妤,原来是这样(第2/3页)

东风左看右看了片刻,凑过来小声道:“谁知道呢,不过奴婢听说啊,承将军这件事儿,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废话。

卫婕妤道:“这我肯定知道,我只是认为承将军没必要纵容族人。”

东风一听,“哎呀”着接话:“娘娘,您这就不懂了,族人可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如承将军这般有权有势,在百姓心中也有名声的大人物,更在乎自己的家族。所以他这样包庇自己的族人,是谈不上没必要的。”

只是承将军偏偏摊上了这样的族人,他又不肯大义灭亲。

最关键的是——

真正让承将军被抄家砍头的原因,是他通敌叛国。

这件事情,绿腰小宫女便能侃侃而谈了。

据传,承将军被押入天牢之后,还是有一部分追随者和百姓为他求情。

大家都觉得,虽然承将军包庇了犯错的族人,但承将军自己是没有犯错的。他也至多是太过心软而已。

许多朝臣也为此联名上书,递了奏折给陛下。

字里行间的意思,都是希望陛下能够看在承将军多年的功绩上,能酌情宽恕一二。

据说啊,陛下批阅到这份折子之时,也颇有些动容。

为此还长吁短叹了许久,对月饮了两杯酒,姜公公传话出来,说那天的月亮,极似陛下和承将军初见那时。

卫婕妤:……???

然而陛下虽被感动,却也觉得更要给百姓们一个交代。

于是过了几天,陛下放出话来,问天下百姓愿不愿意让承将军有个将功折罪的机会。

绿腰小宫女说到这里,满脸震撼:“娘娘您是不知道啊,此话一出,三日内,联名上书为承将军说话之人,便有十二万。”

卫婕妤听罢,也是一脸震撼。

他震撼的是这世界背景也太宏伟了些,居然联名上书能有十二万个人参与,不愧是一代盛世。

事情就继续接着这十二万人的求情发展下去。

既然陛下已经放出话来,有这十二万人求情,对于承将军的处置,自然要细细思量。

但这时,却偏偏发生了一件事情。

一位人人皆知的梁上君子,穷人心中永远滴神,富人心中永远的噩梦。

一个在江湖也是颇具盛名,从不留名姓的神偷。

居然在某一天,夜闯承将军府邸窃取宝物时,偷到了承将军通敌叛国的证据!

苍!天!有!眼!

这梁上君子向来劫富济贫,偷一次的从不偷第二次,被逮到了当场就原物奉还。

行事作风如此光明磊落,为人更是正直爱国。

他虽然是个盗贼,但他的心中也有为了百姓、为了家国、为了陛下奉献一切的勇气!

不然他为什么要去承将军的府邸偷东西?

也正是应了那句话。

陛下才是这个天下真正的主人!

这梁上君子来偷东西的第一回 也是最后一回,竟被他偷到了承将军最重要的罪证!

这个罪证,这位君子直接就送到了大理寺卿的府上。

大理寺卿谢大人,更是一位君子中的君子。

传说当时夜半三更,府中所有人都已休息,但谢大人为了百姓,仍在挑灯夜读、奋笔疾书。

说时迟那时快!

只见一封书信被人掷入屋中,谢大人拾起一看,嚯!

那上面洋洋洒洒,写满了关于承将军通敌叛国一事。

就在谢大人惊疑不定之时,梁上君子干脆丢过去两个证物。

谢大人这一看之下方知,承将军通敌叛国一事,竟并非是被栽赃陷害。

不仅如此,切切实实,且已通敌日久,怕是约有四载岁月。

……然后承将军就被抄家砍头了。

绿腰小宫女面容严肃:“那十二万为承将军求情的百姓,有风流才子、有行善僧侣,就连路边卖菜的,也都写过自己的名字去求情。谁曾想,他们一心想给机会的承将军,背地里,竟是一个不忠君爱国,反而通敌叛国的贼人?”

正所谓有多爱就有多恨。

一直看承将军不顺眼的人是没怎么,这些为承将军求情过的那叫一个痛心疾首。

从前他们联名上书请陛下饶承将军这一回。

后来他们联名上书请陛下赶紧把承将军给处死。

所谓民意,就是如此反反复复。

一段跌宕起伏又巧合离奇的故事说完,绿腰又乖乖巧巧坐在旁边为卫婕妤捶腿。

只留下被故事结局震撼的卫婕妤望着窗外。

卫婕妤寻思,不对劲,很不对劲。

巧到让人怀疑承将军遭了天谴。

……不过这关我什么事,卫婕妤又想。反正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要的就是承将军整个儿垮掉。

绿腰小宫女捶着腿沉默了片刻,突然道:“所以呀,民意能救人,也能杀了人……多亏了那位梁上君子,不然啊,这通敌叛国的贼人,说不定就被泱泱民意给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