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同行(第2/2页)

“天竺佛国的竺。”

“不认得。”聂影摇头,“此人也是连州人氏?”

闻衡叹道:“我就知道这个名字,多半也是假的,其他一概不知。”他不便与聂影细说,当下不再追问,随口编个瞎话岔了过去。

还雁门地处北疆,与朝廷军队一向关系密切,庆王闻克桢与王妃柳氏昔年曾在北地军中戍守,同还雁门打过几次交道,对这一派印象颇佳。有这层关系在,闻衡看聂影从五分顺眼变成了八分。而且聂影生性豪爽朗阔,相处起来十分自在,闻衡虽待人淡泊如水,喜怒不形于色,却也与他相交甚笃。从九曲到拓州这数日路程中,两人或论江湖事,或切磋武艺,一路行来,倒也潇洒快活。

临近司幽山,江湖豪侠越来越多,周围客栈皆尽住满,不少囊中羞涩的江湖客干脆宿在破庙废祠里。闻衡聂影二人脚程不慢,到得山下,见无处可住,聂影道:“横竖明日就是正日,现在天气又热,在野外睡一宿也没事,咱们明日再早起上山。”

闻衡睡了四年石洞,也不在乎多睡这一宿,当下允诺。二人便在山脚下一片树林里歇脚,吃些干粮,各自挑了一棵树上去睡觉。

时值夏初,山林里蚊虫颇多,两人身上虽然都配着驱虫的药包,仍有好些小虫扰人。聂影皮糙肉厚,不怕这些,睡得实沉,闻衡却难以入眠,只好躺在树丛间,闭眼冥想《凌霄真经》中的功夫。

不知过了多久,底下忽然传出细微的“沙沙”声,似乎是有人走过,闻衡偏头从枝叶缝隙看去,只见月光映出一团长长影子,一个粗哑男声道:“大人放心,各处都已布置妥当,只待他们下山,便能将其一网打尽。”

另一人却不多话,只淡淡“嗯”了一声。

那人还想说什么,忽见同伴对他比了个“嘘”的手势,低声道:“有人。”

闻衡心内悚然一惊,随即意识到他始终屏息静气,绝不可能引得对方警惕,必然是聂影睡得沉,呼吸声不加掩饰,才叫人察觉到动静。

然而他俩现在是一根线上的蚂蚱,聂影被人盯上,他也跑不了。闻衡心念电转,已有决断,当即从枝上翻身,故意拨动树枝弄出细碎动静,吸引二人注意,随后一脚蹬上树干,运起轻功,飞身从二人头顶掠过,朝林外逃去。

这一下动静不小,那两人对视一眼,果然上当,立刻拔足追了上去。

闻衡虽不熟悉地形,好在轻功过人,又有黑夜掩护,在林外兜了一大圈,迅速甩脱身后追兵。他回到林中时聂影已经惊醒,两人换了个地方,见没人再来,闻衡这才放下心,将刚刚偷听到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了。

“他们要一网打尽谁?”聂影皱眉道,“这话听着像是仇家,又似乎不太对。”

闻衡微微皱眉,道:“只怕不是江湖寻仇。”

“怎么说?”

“哪家门派会管本派尊长叫‘大人’?”闻衡道,“我听这口吻,倒似官府人士。但论剑大会是武林事,怎么会牵扯到官府身上?”

聂影劝道:“咱们仅凭只言片语在这儿猜来猜去,猜不出真相,还是等明日上山看看情况。那两人既然守在山下,明天应该也会上山,到时多加留心,说不定能把这二人揪出来问个清楚。”

闻衡想了一想,却道:“罢了,管他要一网打尽谁,反正与你我无干,犯不着插手多管闲事。”

他不怎么看重江湖义气,也没有扶危济困的宏愿,能做到的无非是恩仇必偿,实在分不出多余的心思去管别人死活。

“好。”聂影毫不犹豫地点头首肯,道,“都依兄弟的安排。”

这话倒引得闻衡微诧,聂影微笑道:“方才情形危急,若不是你舍身引开贼人,愚兄现在恐怕有大/麻烦。不管你肯不肯插手相救,我知道兄弟你是个讲义气的好人,决不会因这等微末小事便心生猜疑。”

闻衡久未见外人,与聂影这一路同行,心中始终藏着一分防备,此刻听他如此说法,虽是萍水相逢,却足堪称知己,不由得心头一热,低声叹道:“大哥是赤诚君子,小弟能与你结交,实乃三生幸事。”

聂影叫他夸得有点不好意思,忙摆手道:“快别给你大哥脸上贴金了,咱们兄弟不说这见外的话,早些歇息罢,明日还有正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