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第2/6页)

妯娌里头,王香芹是不需要下地的,事实上她白瞎了两辈子都是农村的出身,压根就不会种地。加上猪舍这边离不开人,朱母索性就不管她了,还让四郎抽空帮一把。除了王香芹之外,也就温氏不用下地了,可她还是得干活的,家里的饭菜由她来做,田氏因为要刺绣的缘故,也不能做粗活,就调她去喂鸡,只因这个不用伤手。

可怜宁氏和牛氏,就没借口了,只得硬着头皮下地干活。唯一庆幸的是,春耕的强度到底是不如秋收的,加上重活儿男丁们都包了,她俩做的还是一些比较轻松的活儿。

再怎么轻松,等熬过了春耕,所有人还是累得不行。除了温氏,她把自己养的白白胖胖的,明明肚子才三四个月大,瞧着已经挺高了,脸颊也红润得很,看着气色相当不错。

虽说朱家一贯人丁兴旺,各房的子嗣都不少,可他们这一房,看着子嗣确实挺多的,仔细一算却远不是这么一回事儿。

猪毛和灶台是家中唯二的小辈儿,可别忘了,再往上一辈儿是朱大郎他们六兄弟,撇开尚未成亲的六郎不算,已经成亲的五兄弟中,唯独只有大郎、二郎有后,别的三人完全没消息。可就算是大郎、二郎好了,其实成亲已经好多年了,猪毛翻过年虚岁都八岁了,灶台只比他小了半岁。这么一算,他们这一房的孩子确实是太少了。

这也是为什么温氏那么爱作幺,朱母十分看不惯她却还是不得不纵容她的原因。

人嘛,穷的时候就忙着赚钱养家糊口,略富裕些了,自然就盼着人丁兴旺了。眼看其他儿媳没怀孕,温氏也是好不容易才怀上的,哪怕再瞧她不顺眼,朱母还是忍了。

忙过春耕后,朱母对家里活计进行了重新分配。

其实,不管怎么分,王香芹的活儿是不会变的,她能把自己的猪舍管理好就已经不错了,确实没有余力再做其他的事情了。倒是对于家里的小食摊儿,她在春耕之前就同朱母提了一嘴,也告诉了二嫂宁氏,等地里的活儿结束后,朱母也将最终的决定告诉了家里人。

王香芹的建议就是烧烤,其实不一定非要烤羊肉串,别的肉也使得。至于方法,她上辈子倒是也跟着大学同学一道儿玩过沙滩烤肉,当然那时候肉是直接买腌制好的,调料也是现成的,比起动作能力相当不足的大学同学,她勉强还能称得上“烤肉高手”。

不过,她这个烤肉高手,在简单的演示了一遍如何烧烤后,宁氏就立刻学会了,且一上手就把她秒成了渣渣。

春耕前没空去收整羊,因此是用杀了只鸡做示范的。烤鸡翅、烤鸡爪、烤鸡肉串、烤鸡心、烤鸡架……

烧烤最大的难度在于火候的掌握,不过这对于宁氏来说,压根就不是问题,她好似无师自通一般,就掌握了各个部位的肉类该有的火候。可惜的是,当时家里只有盐巴,其他人吃着味道是不错,王香芹却颇为遗憾,她还是认为烤肉跟孜然是分不开的。

待春耕一结束,宁氏就将她那套鲷鱼烧工具转手租给了娘家人,她本来是要卖钱的,可她娘家人哪里来的钱?所以就改成了租赁,她按旬收钱。除了工具的租金外,还有加盟费用、分红钱。本来,朱母还担心宁氏偏向娘家人,结果等宁氏说完之后,朱母特别感概,觉得老宁家啊,真的是太惨了,唯一一个带脑子的给嫁出去了,鸡贼到半分好处都不叫娘家人沾。

不过,牛氏那边还是继续摆摊儿的,即便鲷鱼烧赚的钱不多,在没找到下一个背锅侠之前,牛氏仍旧出摊。又因为牛氏这个人比她表姐宁氏老实太多了,完全不用担心她抠下钱来,朱母就让五郎陪同一起,不会做吃的也算不清楚钱,那还能连打蛋和打面糊糊都不会?真要是不会,干脆打死你算了。

朱母选择继续跟宁氏合作,她算是明白了,五个儿媳里头,兴许脑子最灵光的是当属四郎媳妇王香芹,问题在于王香芹这人太稳了,压根就没想过要赚快钱。再说了,猪舍就在隔壁呢,王香芹也没宁氏那么鸡贼,跟娘家那头的关系也不太好,完全不必担心她有外心。

而宁氏……

想起宁氏曾经跑去算过命,那什么刘神仙说过了,宁氏就是个发大财的命,天生的命里带财啊!朱母觉得自己不多盯着一些肯定不行,再说也不单是盯着宁氏,这不是跟着宁氏有钱赚吗?

等听王香芹说了其他调料的事儿后,朱母就让已经闲下来的二郎跑县城,到处问问看,有没有其他的配料,各色都买一些回来,包括那些在药铺里卖的调料,一并都想法子弄些回来。又跟宁氏亲自出马,去附近的村子庄子上收整羊整猪,趁着如今天气还算太热,可以先收回来,收拾干净后腌起来,回头等到了赶集日,赶着牛车去卖烧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