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第2/2页)

满满几页信纸,拿在手里有些沉甸甸的,姜宵自己在房间里偷偷看完,然后高高兴兴的收起来。

七月份的时候,就是世赛了。

林鹤元能参加,已经板上钉钉是是国内顶尖大学保送了。

姜宵也很为他高兴的。

这时候的姜宵正在准备期末考试,高二的期末考试是全市联考,且按学校的进度来看,高二的时候高中所有课程就已经学完了,高三再进行全面复习。

班主任在那里耳提面命要把这事情当做小高考来对待。

姜宵却有点心不在焉,他想着林鹤元比完赛差不多就会回来了吧,又想着生活里的其他事情。

比如说,他叶兵叔。

叶叔年纪也不小了,和姜宵父亲差不多大,四十多岁,货车司机是个很累的活,很多时候不分昼夜,他身上的老伤病也不少,膝盖关节都有问题。

现在存了一些钱了,他不想再做了,想在县城里盘个店面做点小生意,能长时间陪着家里人。

这年头县城里房价还很便宜,现在入手还是很值得的,姜宵虽然上辈子是高二离开的,但是后来他给父母迁坟的时候回来过一回,对县城有些印象。

彼时的厚林已经大变样了,热闹了很多。

姜宵记得自己开车的时候路边的场景,县城的城区往南边发展,许多新的楼盘和超市生活区之类的也往南边迁移,听说后来连一中和几个小学也搬去了南边的新校区。

现在的县城南边还挺荒的,有一个正在建的楼盘,但因为开路建设,四周都是黄泥地和沙子,房子也不太好卖。

叶兵帮了姜宵很多,姜宵也想着帮他参谋参谋,他退休之后也能过的好一点。

期末考试考完之后,姜宵背个书包就去找人去了。

这个楼盘的售楼部也是小小的那种,不像以后包装的特别高大上,放了几个楼盘的模型,旁边摆了几个旧沙发,看着也没什么人。

叶兵想买个店面,他做大车司机挣的不少,虽然各项花销没省着,家里存钱也存了五六十万了,是他这些年来的积蓄,现在的房价才一千上下,九十平的店面,各种费用上下算起来是十万出头。盘下店面之后,然后拿十万块钱做点小生意,其他的都存起来。

他本来不想来这里买的,这边看着都没什么人,荒的很,是姜宵拉着他来的。

姜宵知道他想法偏保守,但是再保守,把钱只是存在手里的话,就是等着贬值了。特别是最近几年,钱贬值的速度太快了,到时候他叶兵叔手里这几十万根本不算什么了。

他也不急,先去了售楼部了解一下价格,然后带着叶兵在这里逛了逛。这里都是工地,一踩就是一脚的土,但要建设的东西已经初见雏形了。

对面有个大超市要建,楼板都已经浇筑好了的,那边还有一个菜市场,这里的道路建的也宽,六车道,和县城里老城那边窄窄的两车道就不是一回事,旁边还有几块地也已经卖掉了,不知道要 建什么,挖掘机跑上跑下,很有些热火朝天的样子。

叶兵也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他跟着姜宵走两圈就知道他这意思。

厚林县城明显是要往这边扩展的,在这个时候买这地方不会亏的,是项很合算的投资。

他已经开始动摇了,想着就在这里买一个九十平的店面,很大了,足够用。

但姜宵觉得这样还不够。

他在售楼部那张纸上画了画,给叶兵圈出了四个点。

一个九十平的大铺面,还有旁边三个六十平的,楼盘里面还有房子,房子每平单价比店面还要便宜一些,一百平左右,总共五套,加起来四十万左右。

这个数咋一听叶兵有些接受不了,但真正比对起来,05年的房价可以说是相当友好了。

而且,这个年头的房地产商不一样,特别是这种小地方还有点偏的,房地产商为了赶紧回笼资金,是可以讲价的。

四十万的价格,如果买的多的话,再找点关系,是可以压到三十五万左右的。

九十平的留给自己做小生意,其余三个铺面可以租出去,是固定收入,以后即使是在小县城,沿街热门铺面每月租金不会低于三四千,也不愁租,一个月一万多,给叶兵叔家养老是够了。

叶家那老房子也旧了,迟早是要拆迁的,买一套这里的房子方便去店面,不选沿街的这几栋,选里面的那栋,安静许多,朝向也好。

三十五万买房子,十万左右的起步资金,留十五万压箱底做备用,站在姜宵的角度上来看是很合算的。

叶兵却有些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