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第2/2页)

他不止在荔市深城柳江这一带搞本地宣传了,无限之前已经在省内的其他城市有些名气,现在要乘胜追击,进一步在省内打响招牌,并且要准备往全国走。

众森给投资款不是一次性的,那都是看情况,一步一步的给,这首批的二千多万,姜宵要给投资商看到显著的成效,下一步的投资款他还能拿的到。

公司虽然有宣传部,但是讲到这方面的专家,那还是傅若言。

傅若言当然也知道他的难处,特别是他来找姜宵,给他提了个非常难以拒绝的合作建议。

“你之前和我提的那个选秀综艺,我签下来了,是网络独家转播权。你如果去做电视台广告或者冠名,这两千多万不是很够烧,黄金时段的广告更贵,倒不如做网络节目的片头广告,”傅若言道,“不贵,我给你内部价,除了这个选秀综艺,还有其他综艺和几部电视剧,你看看哪个合适。”

这年头的网上播放器也是在摸索阶段,会员充值模式没什么人接受,主要靠广告回本和资方烧钱,不过现在广告也没那么多,绝大多数人还是愿意接受广告的。

姜宵看了眼报价,确实不高。

他立刻选了那个选秀综艺的片头广告,还有一部电视剧,也是他印象里很红的,有预算的话,他想一起拿下来。

傅若言收到他的需求之后,也不多说什么,着手去做就好了,制作广告的工作室也是他先前推荐的,和姜宵的无限也合作很久了,不过他还是觉得有一点奇怪。

姜宵又选了那部选秀综艺。

当时讨论的时候,姜宵是怎么选的他看的一清二楚。

价格问题对他来说应该不是困扰,傅若言自己压自己的价,已经很便宜了,如果可以他倒贴给姜宵钱也行。

不过视频网站那边不是他的一言堂,傅氏是大投资商说话确实管用,也掌握业务,但是公司章程放在那里,也不好坏规矩。

这些价格都是和预期相匹配的,选那部电视剧傅若言能理解,虽然贵了点,但配置很不错,属于未播先火的那一种。

但姜宵是在一圈里面先选定了那部选秀综艺,再犹豫了一段时间,才选了这部电视剧。

……姜宵就是对这个看起来并不是最好的选秀综艺非常关注,明明当时他才看了五分钟的计划书而已。

傅若言也说不出来为什么,他就记住了这回事。

那部综艺到这个点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电视台那边的招商去年早就弄完了,现在还是电视为王,所以网络这边就不怎么重视,各项招商弄的晚,姜宵签下广告合同的时候,离正式开播也就一个月的时间了。

能不能火,很快就能印证了。

其余的钱,姜宵买了线下的广告牌,还预备和几个大厂家联合搞网上减价的宣传活动,在无限剧烈扩展的三四月份,姜宵还要准备另一项重要的事业。

——他的毕业论文。

公司再大,姜宵确实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他选题都不用怎么纠结,案例现成,选自己亲身经历的就行,有一大堆,从开题报告到动笔写一稿,负责带他的教授都没有提什么大的意见。

姜宵嘛,最近几年里南联商科里面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他不用自我介绍学校也有一大堆人认识。

虽然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对姜宵来说难度不大,他也没糊弄,认认真真的改了几稿,写的时候也挺有感触的。

虽然大学这几年他做生意没有停过,但是专业课也没有拉下,姜宵的期末考试成绩从来也没有拖过后腿。

南联的经历对他来说很重要,认识的两个室友成了公司的重要力量,创业过程中学校给他的帮助从来也没有停止过,那些课本上学到的东西,在学校里听过的讲座,所有的知识都和实践结合,成了他无上的财富。

他上辈子没多读书的遗憾在这几年被渐渐弥补,敲毕业论文的时候,这种感觉就更明显了。

傅若言和蔺成聿也在同一个时间跟着他一起写毕业论文,作为同一年级毕业的同级生,这两个人的心思就没有这么多放在论文上了。

那部综艺在四月底的时候开播了,周六晚上开始播第一期,当天晚上收视率曲线堪称完美,一路上涨。

第二第三期播完的时候,讨论度就已经超出想象了,从贴吧到娱乐论坛。

傅若言这个独家转播权签的是相当成功的,虽然当时看有点贵,但当这部综艺的播放量在视频网站里快速登顶的时候,这个钱花的真是非常值了。

姜宵的片头广告也是,配合着无限的其他宣传,知名度跟着打响,双赢的事情。

但就是因为如此,傅若言心里的疑惑更明显了。

这算是姜宵的眼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