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4页)

“上山的路不好走吧?难为你,看你模样是读书的吧?”

路荀微微点头,立刻就有人接上他的话茬。

“我说呢,看着也不像能干活的。”

“小哥,你别介意。我们都是粗俗之人,镇子上可从没出过读书人,你家人去哪里了?为什么会到这投奔你舅舅。”

一行人簇拥着路荀,引着他往镇子里走,裴渝也想跟上,却被几个身材魁拔的镇民拦住。

“你们修你们的道,能不能别管我们镇的事。赶紧走!”

裴渝想要反驳,被苏清珩拉了一下,朝着他摇了摇头,转身离开。

几个镇民就伫立在门口,看见苏清珩和裴渝走远了才离开。

“他们对我们防备心太重,晚点在潜进去看看。”

饶是裴渝也发现了其中的怪异。

“他们看起来脾气都不好,为何对着阿荀就这么热心肠?”

“我们之前只顾着劝他们离开而忽略了很多问题。”苏清珩神色肃然,“他们对师兄的态度太奇怪了。”

苏清珩观察过几个镇民,在路荀出现的时候,他们最开始的是非常警惕,尤其是长相粗犷的镇民,他一开始见到路荀是厌恶和排斥的。

可当听到路荀是来寻亲,第一反应还是想将人赶走。后来,戴着头巾的女人站出来,告诉路荀这是江柯镇。

直到路荀随意胡诌,编出了个不存在的人给他指路后,长相粗犷的镇民神色立刻就变了。

山脚下是集市,人那么多,他为什么会觉得是络腮胡指的路?

又在听了路荀肯定的回答后,立刻改了说辞。

“那江柯镇原来真的叫云溪镇吗?”裴渝问道。

“不是……”苏清珩的神色一冷,“云溪镇是对面那座山。”

裴渝摸着小灵狐的手一顿,猛然抬起头,“你是说,云溪镇是存在的。而他们是故意让「寻亲的弱书生」以为自己找对了地方。”

这就值得深思了,裴渝本以为路荀是随意胡诌的地名,根本没想到云溪镇是真是存在,而且就在对面的那座山里。

作为和云溪镇对面山头的江柯镇村民,不可能不知道云溪镇就在对面,所以,他们这么做就是为了哄路荀进江柯镇。

路荀一开始的打算应当是装作穷苦无依的书生,假意寻亲,走错了地方,再以身子孱弱,走不动为由,借地休息。没想到镇民本就别有居心,顺着路荀的话,就将路荀给往镇子里带。

若真的是一个寻亲的书生出现在这,他们想要做什么?

这镇子还当真古怪得很,与其说是一个镇,但更像一个村。镇子不大,人丁稀少。且镇民们的年级偏大,唯有戴头巾的女人稍显年轻,但看上去也有三十几岁。

竟然一个年轻人都没有?

路荀被几人带到了族长家中,族长是个六七十岁的老人,骨瘦如柴,头发稀白。

他不动声色坐着,听镇民们说着他听不懂的话,那族长听了几人的话,一双黯淡浑浊的眸子悠悠的转了过来,微微亮起。

路荀故作不察,对上几人投来的视线,腼腆的笑了笑。

族长拄着拐杖走到他跟前,声音沙哑又尖锐。

“你是来了投亲的?”

点了点头,那族长又道,“你舅舅叫什么名字?”

路荀随口编了一个名字,那族长听了眼睛瞪得大大的,随后低头叹了口气。

“你舅舅……他已经去世了。”

族长的话音一落,另外几个镇民也装出一副很难过的样子。

“节哀……”

碰上一群这么会演的镇民,路荀也不甘示弱,用手擦了擦眼角,小声啜泣,哭诉着并不存在的舅舅。

戴头巾的女人,一脸慈爱的看着他。“你今年有十七吗?”

路荀的容貌太过出挑,只能特意改修改了容貌,让自己看上去不太引人注意,他一身书生打扮,又怯生生的模样,应该像个不谙世事,只会死读书的小呆子。

“刚满十七……”

“你叫什么名字?”

“路远……”

“好孩子……”女人问道:“你是不是无家可归才来投亲。”

“十三年寒窗苦读,远上京都,想考取功名,给父母一个安稳的家。哪知,不慎落榜,愧对父母,有家不敢归。”

路荀看的话本多,张口就来,他一脸单纯相,说什么镇民们都信。

“待我想清楚,打算回家请罪,路上又遇见了抢匪,我一个穷书生,哪有什么钱,上京都的盘缠都是父母们四处借来的。那抢匪捞不到好处,一气之下把我卖去做苦力,可怜我肩不能抗,手不能提。雇主看不上我,又不愿意赔钱,转手就把我卖到了烟花之地。”

路荀说着,又抬起手假做擦泪,面露羞耻,言辞激动,语气悲愤。

“可我不愿自甘堕落,费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那烟花之地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