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3/4页)

可是大概是因为曾经的原主当时太害怕了,害怕到不敢记住那情景。

无论是在梦里还是在回忆里,那些人说的话一直都是没有声音的,所以尹小满根本无从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

费那么大的事儿,又是在寻找什么?

不知道这些,她就没法去寻找真正的解决之道。

又想了很久,尹小满决定先从最简单的地方来。

她拿出纸笔,开始给公公沈满成写信。

在信里她问了两位老人的好,又将他们娘几个在这边的情况描述了一遍。然后说她在这边赶海,抓到了一些鱼还有贝壳,现在都已经晒干,准备随信他们寄过去一些。

反正拉拉杂杂的写了一堆老人家们会喜欢听的话。

直到信的末尾才故作不经意的说,她走的时候匆忙,没有想好自己家那个老房子要怎么处理。

在这里待的时间长了,又经过了部队的教育,现在越发了解到一切都要向组织靠拢的重要性。

所以她决定将那房子免费借给大队,让他们用来安置女知青。

说这是她已经思考了很久的事,已经想的很清楚了,谁也别劝,

再说这样处理对于他老人家在大队里的威望是有好处的,村里人只会更尊重他。

最后麻烦沈满成协助把自己另外夹的那封信交给村里的老支书,并督促这件事尽快完成。

在另外一封给老支书的信里,她也写了同样的意思,用词更加的又红又专。

用最大的热情表述了自己决定要向革命组织靠拢的意思。

说要用协助大队解决困难的行为来表示决心。

最后还特别说明了一点,愿意和村里签订借房的契约,借期十年,保证其间不收公家一分钱,任由大队全免费使用。

唯一的要求就是请村里负责房子的修葺和维护工作,不能让入住或者其他任何人员把房子弄坏。

将来归还的时候要保证和现在一模一样,能够让人随时可以入住。

这一点还请支书帮忙做个见证。

毕竟这是她的祖宅,是她父母留下来的,将来她还是要收回的。

将信写完,又认真的看了一遍,尹小满去沈青耘的抽屉里拿了一个空信封,将它们装了进去。

准备以最快的速度找空亲自进一趟城,把信和干货一起寄走。

这是她此时能够想到的,最有效防止别人侵占,毁坏那房子的唯一途径了。

房子是一个单身的小姑娘,带着俩什么都不懂的小娃娃住着,和房子交由大队代管,里面住着支援农村建设,下乡干革命的知青,谁轻谁重不用想也知道。

而且如果大队和她签了借契,答应帮她照顾房子,那么如果有人要搞破坏,总是得伸手拦一把的吧?

再不济,为了不让知青们再次没地方可住,也不能让那些人把房子挖的到处都是坑,

至少不会像在梦里一样,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还是在村里,却至始至终没有一个人,哪怕伸手帮忙阻拦,劝解一句。

做完了这件事,尹小满的心里松快了许多,而天也已经大亮。

她连忙收拾洗漱了一番,去后院摘了两个新长成的茄子,就开始做早饭了。

熬一锅玉米面糊糊,蒸饼子的时候顺便把南瓜,茄子一起放了进去。

然后将白菜和大宝他们跟着赶海捡回来的海蜇一起切丝凉拌。

接着又捣了一些蒜汁,浇在了蒸好的茄子上。

这些事儿说起来麻烦,可对于尹小满来说早已经轻车熟路。虽然早上因为写信耽误了一些时间,可做这所有的东西,其实也不过只用了半个小时的功夫。

等宁工和华老带着一脸的疲色赶过来的时候,她已经忙活完,甚至将菜都在院子里的小方桌上摆好了。

头一天晚上,两位老人加班加了半宿,忙起来的时候把一切都忘了。直到早上睡醒,才忽然想起了昨天王军跑去跟他们说的,刘创来家里闹事的事儿。

顿时就不安了起来。

特别是宁工,再怎么说那刘创还挂了一个他助理的名号,也是打着他的招牌去沈家闹腾的。

他很怕尹小满会不高兴。

所以在来吃早饭这一路上,心里都很不得劲。

结果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进门看到的就是二妞的笑脸。

“爷爷,赶紧来吃饭吧,娘做了一堆好吃的,还专门给你们煮了鸡蛋呢!”

二妞现在也和他们熟了,也没有最开始时候的客气。看到二老亲昵的跑过来拉着袖子就往桌子跟前拉。

待他们坐下后,还趴到耳朵边悄悄的“告黑状”:“娘不让拿出来吃,说是等吃完了饭要让你们带着,说万一忙起来饿了可以用来填填胃。”

“娘还说了,”小丫头学着尹小满的表情,一板一眼的说道:“做学问的人费脑子,容易饿。爷爷们又忙,哪儿能跟你们一样饿了就知道往家里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