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3/4页)

他说:“嫂子,我叫任平安,是咱们警备营炊事班的班长,你叫我小任就行。我今天过来是来教你怎么点火的。”

“点火?”尹小满有点奇怪。

“嗯,就是怎么用炉子。”

说到这儿,任平安径自走向了厨房最里面的那个炉灶。

用手指着对尹小满解释道:“早上的时候营长去食堂检查工作,发现咱们岛上用的都是煤炉后,就说和你们之前家里用的不一样。

因为你是专门负责专家们的饮食的,这生火的事儿必须提前学会。

所以营长让我过来教你,他还说让你必须在这下周专家们上岛之前,完全掌握。”

听小任这么说,正在观察新炉灶的尹小满,表情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如今的她已经是一名有正式编制的部队职工了,工作关系也放在了警备营。

所以沈青耘下班之后是她男人,但上班的时候,正儿八经的是她的直属领导。

他的命令,她必须要听。

先锋营用的炉灶和在双桂村是一样的,都是那种烧柴火的。

这和尹小满上辈子用的差不多,所以她不用学,很快就掌握了。

而中山岛上的炉灶,因为都是新修的,所以全都改成了现在城里普遍使用的煤炉。

这煤炉烧的不再是柴火,而是煤饼子。通过了小任的介绍,尹小满才知道这煤饼子是用散煤加上黄泥用水和了后团成团,然后在太阳下晒干制作而成的。

用小任的话说,这煤饼子比柴火好用多了,耐烧,火还旺,而且熟练掌握之后,晚上把炉子封好了第二天早上根本不用重新生火。

尹小满顿时来了兴趣。

可真学起来才发现这也是需要技巧的。

煤饼子没有柴火易着,除了要用干树枝引火之外,还得用一个长长圆圆的拔火筒,不然烧半天都引不着。

而这中山岛上,树枝到处都是,干的却很少。又因为气候潮湿,煤饼子稍微不注意就会返了潮。

储存在她家厨房灶台边上的那些就是这样。

以至于——开始的时候,不仅尹小满,小任折腾了好久也差点没有点着。

反倒是弄得狼烟洞地,熏得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连屋里还在睡觉的俩小人都给熏出来了,咳得惊天动地,火依然没有点着。

“嫂子,咱先去食堂吃饭吧,我把这些煤饼先放在太阳下晒晒,咱中午再回来学。”

任平安用他那沾满了煤烟的手抹了一把脸,顿时将那脸抹成了三花猫。

那狼狈的样子顿时惹得旁边站着的两小只忍不住看着他哈哈大笑了起来。

家里的炉子点不着,这会儿又正是食堂开饭的时候,既然任平安这么说,尹小满自然不会拒绝。

反正,伙食费什么的,最后肯定是从男人的工资里面扣。

以前在先锋营的时候,尹小满去食堂跟回家几乎没有什么两样,熟悉的很。

她听王军显摆过无数次,说是他们先锋营的伙食标准在全军都是靠前的,餐标很高。

可到了警备营的食堂之后,她才发现,这营与营之间的伙食标准相差居然会这么大!

虽然同样是粗粮,可是警备营的早餐里出现的基本上都是精粗粮。①

这个时候的粗粮其实是分两种的,一种是高粱面,高粱米,红薯干,红薯面,麦麸这种最常见也最粗粝的,叫做普通粗粮。

还有一种像是细玉米糁,小米这种,相对精细的,叫做精粗粮。

此时,警备营的食堂里,端出来的馒头全都是玉米面馒头,稀饭居然是大米,小米合在一起煮的二米粥。

除此之外,早餐的配菜是小葱拌豆腐,还有凉拌土豆丝。

这每一样在之前的先锋营,都是属于改善伙食才会出现的品种。

看出了尹小满的惊讶,任平安的眼神里带出了十足的骄傲,大声的解释道:“我们是一线部队,最前沿的。”

一句话说地尹小满顿时没了声。

在部队待的久了,很多事自然早就明白了。

最前沿的部队,说白了就是驻守在祖国边防最外面的那堵墙。他们是最尖锐的部队,享受着最好的待遇,能被挑中的个个都是精英。

可他们也是最直面危险的。

一旦有事,他们首当其冲。

尹小满他们去的时候,沈青耘和他的属下们其实早就已经吃完了。

待她和俩孩子吃过饭出了食堂之后,看到的是那个男人带着一群小战士正推着独轮车拿着砍刀还有铁锨之类的,正列着队往山上走。

尹小满有点愣神。

许是看出了她的疑惑,任平安解释道:“这个岛之前除了守卫是没有其他人居住的,配套设施基本没有。

专家们来的时候,据说还要带来很多的专业设备,对于工作场所还有研究室的要求很高。所以我们必须得赶在专家们到来之前把这些筹备工作提前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