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第4/5页)

“你的意思是……”

童少悬请她拿纸笔过来,唐见微兴冲冲地拿来,还搬来案几。

童少悬往前抻了抻,下半身还在床上,上半身悬在了案几之上,速速图了一个中枢的结构出来:

“包括军资核查在内,所有重要物资的转移和发放,都需要至少三个机构共同监管,这就是‘三司检校’。相信你身在博陵,又是员外郎之女,应该没少听此事。这是高祖立下来的规矩,便是为了杜绝贪腐,同时分散权力相互监管,如此一来也利于重权掌握在天子手中。”

唐见微点点头。

“唐公应该没少参加三司检校,对其中的严谨一定深有体会。掌握财政收支的户部官员最明白朝中的重臣想要在天子眼前贪没有多困难。而这回减截的还是最容易被发现,处罚力度最大的军资,绝对是一项极难完成又非常危险且不划算的事。而且他可是支度司的人,出了事一旦调查起来,他便是首当其冲。我相信任何人站身处唐公的位置,都知道此事如抱虎枕蛟,断不会飞蛾扑火,也没有能力独自坐赃。纵观大苍法典汇要,开国百年来,能够完成贪赃的多数为刺史、县令这些地方要员。他们或是增加地方赋敛,或是擅兴工役。盗用朝廷拨款和破用军库钱物之类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因为是地方财物,要凑齐三司检校需要一定的时日,在此过程中赃款早就被转移,账也有时间重填,这才有了之后的御史台监察御史下派地方监察管制。但是地方官渎职现象依旧屡见不鲜,实在可恨。而绥川军资大案我也略有耳闻,数额之多牵连之广,绝对不是足不出京的京官能凭借一己之力能够做到的。”童少悬严肃道,

“你阿耶很有可能被卷入了党争,成为党争的受害者。”

很少看到童少悬一口气说这么多话,且抽丝剥茧娓娓道来,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唐见微听得有些出神,立即将她所知道的事情统统告诉童少悬,包括她阿耶到大理寺之前就已经亡故一事。

听完唐见微所言,童少悬似乎跟着她一块儿回到了唐家出事的那日,耶娘相继暴亡的恐惧,即便是她这个旁观者在此时听闻都有一种浑身发寒的惧意,完全无法想象唐见微当初是怎么熬过来的。

唐见微有些急切地问她:“你所说的与我所想有些相同之处,也有我没想到的地方。所以以你所见,我阿耶一案究竟是……”

童少悬握着笔,大眼睛之上一双秀眉紧拧,倒有了几分大人的模样:

“我猜测,有能力贪没且暗中消化这么大数额军资的,必定是地方要员,这肯定跑不了。那绥川刺史恐怕不会干净。而且这事儿一定有朝中高官支持。我怀疑绥川战事涉及到两党互斗,角逐拉扯之下便有了牺牲品……”

童少悬只是在客观分析,说到此处又觉得太过残忍。

对旁人而言这是政斗,可至亲之人死于非命是事实,童少悬若是继续说下去只怕是太过冷血。

唐见微却是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我们唐家便是牺牲品。我明白的。绥川刺史么……此人从未到过博陵,我对他没有任何印象……除了此人之外,我觉得这事儿我那个填房阿婆也脱不了干系。她和我二叔为了我阿翁的爵位,趁着我阿耶遇害暗中再害死我娘!”

说到此事,唐见微双眼发狠:“外人都道我娘是因为受不了我阿耶之死,悬梁自尽追随他去了,但我明白不是这样……我耶娘感情的确深厚,但以我娘的性子,即便要追随我阿耶,也必定会先追查清楚阿耶之死的来龙去脉!另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让我确定他们不会随意撒手人寰。因为……”

唐见微忽然看向童少悬,方才眼眸中的恨意已然消散,变成了一片哀鸿:

“因为,我阿娘怀孕了。”

“什么?”这件事童少悬倒是没有想过。

“对,她怀了三个月的身孕。很奇妙吧……我都十七了,她还能再有身孕。耶娘感情一直都很好的,即便在一起这么多年,他们依旧恩爱如初。我也很盼望着能够有个弟弟或者妹妹,好好疼爱。可惜……没机会啦。”

童少悬心被唐见微低垂的眉眼揪着,隐隐作痛。

想要说上几句宽慰的话,却发现平日挤兑别人的时候才思泉涌,要说点好听话怎么就这么难。

幸好唐见微不是那种会让自己沉浸在悲伤之中太久的人,她很快振作:

“阿娘怀孕一事只有我们原嫡一家知道,旁人想要营造我阿娘自杀的假象,却没料到她有无数活下去的理由。所以我说,杨氏和我二叔恐怕在其中也有所动作。我二叔与那金吾卫旅帅私交甚笃,莫非金吾卫也在党争之列?”

两人略沉默了片刻,一时找不到更深入的思绪,童少悬便将现在所有的线索记录下来,唐见微再让她写上那个后脖子带疤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