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第3/4页)

童少悬说:“咱们快些离开吧!这儿太危险!你,能走吗?”

那人小声说:“我腿摔断了,没法走。”

“两条腿都断了?”

“是……”

真是服了。

刚才一阵猛跑,童少悬两条腿已经脱力,生死一瞬的时候没精力顾及,但这下缓了一缓,腿跟面条没两样,别说是背个人,就是她自己走都费劲。

没办法,也不能看她一个人留在这里被埋。

唐见微虽然万分嫌弃,但还是将她扶了起来,拖着她走。

背是不可能背的。

拖了董娘子一条街,葛寻晴匆匆忙忙地跑回来:

“我说你们去哪儿了呢!怎么一眨眼人不见了!咦?这是谁啊?”

童少悬道:“咱们先去病坊再说!走!”

.

到达病坊的时候,发现偌大的病坊挤满了人,还有一部分没能在病坊安置,暂时住到了寺庙内。

唐见微将董重灵往地上一丢,和童少悬一块儿过去问葛公具体的人数有多少。

葛公说暂时还没有具体清点,但估摸了一下,大概有三百多户人家。

而胡二郎他们还在周边搜查,监察泥石流的动向,看看有没有受困的百姓。

葛公一身泥浆,席地而坐:“看这情形,只怕受灾的不止是民安坊和长隽坊,恐怕四崇坊以及观德坊都极为危险,不可再住人。胡二郎这趟去应当会将这两个坊的百姓也撤出来,防范于未然。”

葛寻晴脸色凝重:“那哪住得下啊,这会儿已经要挤爆了。”

葛公说:“只要有粮有药,住的地方倒是可以腾挪,这不打紧……”

他正说着,一群卫兵急吼吼地跑过来,让葛公出来,有事要与他说。

葛公走到人少的地方,听完他们所言,很明显地吃了一惊。

童少悬问唐见微:“他们在说什么呢?”

唐见微道:“别是我能想到的最坏的情况。”

葛公对童少悬她们招了招手,她们走了过来,听葛公说:“去探查粮仓的人说,县内粮仓空空如也,一粒粮食都没有。”

童少悬她们差点喊出来:“什么?!”

葛公让她们尽量保持镇定,不要教百姓知道,不然是会引起恐慌的。

葛寻晴扶着他阿耶,头晕目眩:“奶奶啊这可怎么办?全都被那……那姓佘的掏空了吗?”

葛公长吁短叹,似乎也很无奈:“为今之计,只能去看看银库有多少银钱,是否能够从邻县采买一些粮食过来救急了。”

唐见微不太乐观:“连粮食都被掏空,能给你剩银子才怪。按理来说这种天灾,朝廷不应当拨款拨粮吗?而且邻县也当义捐才是吧?”

童少悬道:“夙县泥石流的消息传到中枢恐怕都得几日,中枢发粮施药等到物资都到齐,最快最快也要十五日了。咱们最好祈祷邻县不要受灾,不然的话义捐没指望,说不定到时候还会跟咱们抢粮。倒霉的是咱们县里大部分的田庄都在扶沧山脚,这回也不知道能抠出多少粮来。”

童少悬这话就像一句诅咒。

扶沧山大面积崩塌,连埋了两个县。

夙县这还算是好的,邻县更是可怜,几乎全都被埋了个干净。

因此次泥石流爆发得极其凶猛,防不胜防,邻县死伤无数,而夙县这边因为童少悬的机敏,只有两个人逃离不及时被埋,其中一个还被胡二郎的巡查队给救了出来。

但因为邻县死伤太多,粮仓整个被埋了,而调度不可能这么快到达,另一个临近县的粮仓瞬间被掏空,在刺史的指示下,全运了过去。

葛公没想到刺史一点都没给夙县留粮,也是很愤怒,完全不把人命当命!

但无计可施,只能暂时另想办法,有机会一定参他一本!

葛公想要去更远一些的岷县找粮,士兵探路回来说,因为连日暴雨,不止是扶沧山,很多小一点儿的山和路都出现了洪涝和塌方,去岷县的路被堵死,而岷县也不靠海,没法从海上运输。

据说新上任的阮县令在听闻夙县有灾情,已经连夜往这儿赶了,但最快也要五日才能到达。

阮县令就算现在就插着翅膀飞过来,没带粮也没用啊。

夙县城里没受灾的家家户户都捐了不少粮食出来赈灾,可大部分有田庄的人家,粮都放在田庄里,全被埋干净不说,自己家也需要吃饭,不可能全都拿出来。

眼看着粮食就要见底,灾民们挨了好几天的饿,全都闹到葛公这边来了。

弄得葛公一个头两个大。

夙县百姓其实已经算是温和,只是在问他什么时候才能有粮,但继续这样下去,只怕再温和的人都不会坐以待毙,说不定会引起暴-乱。

就在葛公格外头疼的时候,港口来了一条商船。

这商船本来想停靠在夙县三日,让船员们下床休息,顺便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