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骤雨[04](第3/3页)

房间里,两台内存12G台式电脑散发着荧白色的亮光,机箱发出隆隆轻响,桌面全是软件,运行的软件挤满任务栏。

占据整个大屏正在运行的软件是Simulink,一个接一个的结构块井然有序的出现在屏幕中,如基建工程里打好的地基,而基石就是这些垒上去的模块。接着分类处理,各个模块进入子库,构建多个子库,子库组合成完整的仿真类库结构!

“OK!接下来是某合成孔径雷达仿真系统……”盛明安十指如飞,键盘被敲击得‘嗒嗒’响,仿真系统雏形初见,随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仿真系统结构清晰明了。

“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建模……在线性调频信号加入目标信号。目标回波信息包括……”

虽然经过简化但仍然复杂而庞大的结构系统跃然于屏幕上,黑白条纹波形图跳出又结束,数据全部被软件记录、同时也被盛明安记在了脑子里。

肉眼看不见的程序正在飞速运行,成千上万行代码伴随着机箱的轰隆声闪现、跳跃,共同建造出一个磅礴雄浑的微型电子信息世界。

“相对误差允许范围约为10^4数量级,设置参数,开始仿真!”

终于开始仿真查看最终结果时,盛明安反而没动。

仿真建模过程,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停顿,人们做任何脑力工作时都需要停下来思考,有时候还需要纸笔协助梳理脉络,更何况是学术科研类实验,极其耗费脑容量,尤其涉及到庞大的计算数字,不容丝毫差错,通常一个建模在多人配合下都需要至少两三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这还是能力不差的前提,而过程很可能还会出现错误需要推翻重新构造。

但盛明安第一次仿真建模,只有一个人、过程没有停顿,仿佛不需要思考,所有仿真建模过程都刻印在他的脑子里,他的脑子就像容量超大的超级电脑!

如果让雷达工程专业学者从头到尾观看一定会感叹这是个好苗子!

如果知道盛明安并非雷达工程专业而且仅是通过自学半个月就能掌握到这种程度,那么他们一定会惊叹天才!

盛明安长舒一口气,按下回车键。

“Run!”

光屏无声的跳跃,所有程序代码在这声指令下全部跑动,宛如整装待发的千军万马在将军一声令下杀向敌军,看不见的代码几乎是光速跳跃,而最终穿越电脑里的千万元件冲到屏幕呈现结果的过程,其实不过几十秒而已。

黑白波形图跳动后静止,将实际目标参数与恒虚警率(CFAR)检测的信号参数对比,结果一致,达到仿真预期。

“首次雷达系统仿真建模,完成!”

成功了!耗时三个小时,没有出现较大误差,结果堪称完美!

【叮咚。】

系统:【恭喜宿主完成雷达工程入门学习!】

盛明安:“只是入门级别的水平,远不足以解锁关卡。我需要实战经验,需要将吃透的知识熟练应用于实际建模,还需要专业的指点。”

他闭上眼,喃喃自语:“闭门造车是学不了东西的。”

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鼠标垫,桌面的时钟‘嗒嗒’轻响,在格外安静的房间里却衬得无比响亮。

“有了!”盛明安猛地睁开眼,漂亮而清冷的桃花眼亮得仿佛装进了星星。

因为情绪激动,敷盖白色药膏的面颊浮现了一点红晕,可惜看不出来。但眼角处也晕出桃花红,端看眼睛,只觉水光潋滟,风华初绽而不知。

盛明安直起身,打开百度输入一个网址,进入一个深蓝色开屏条栏的全英文网页,快速注册登录,跳到雷达工程版块的雷达难题挑战赛区域。

“可提供3D虚拟平台进行科研‘交流’的LabRoots!”

LabRoots,世界五大学术交流论坛之一。

来往该论坛的人都是全球各国学术圈学者,幸运的话还能碰到各领域大佬出手指点。

在上面发表论文、期刊、研究文献等可以共享资源,还可以评论、对话甚至是提供虚拟可视化交流,总而言之就是个非常开放性的交流平台。

系统:【宿主,您是想在这个学术平台里钓大牛?温馨提示,您的水平能钓到大佬的概率不足1%,留下大佬的概率不足0.1%。】

可以说是相当辛辣的嘲讽了,就差直白点说‘你太弱,大佬懒得叼你’。

盛明安:“我有自知之明,而我也从不认为守株待兔是个好现象。”

系统:【那么您想干什么?】

盛明安微笑:“发帖。下挑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