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惊澜[08](第4/5页)

三小组议论纷纷:“是盛明安那个小组。他们都跑去哪?”、“去实地监测吧。”、“看样子很急。”、“盛明安小组上次到底是不是作弊啊?”……诸如此类的话不绝于耳。

这时去洗手间的万旭匆匆跑过来,对黎昭、黎骄和方青礼几人说:“盛明安在直播间里说津州高架桥会在今天坍塌!!”

“他胡说什么?!”

“盛明安犯神经病了吗?”

几人面面相觑,黎骄提议:“要不跟去看看?”

“可我们还在直播。”

“就说是去实地监测。”

“那……那去跟导演说?”

“走。”

他们跑回实验室商量一通,其他小组偷听到消息回去大肆宣传一番,竟然引来无数人的好奇心。

而且直播间里大十万的观众都强烈反应想跟去看热闹,反馈数值太高,节目组不得不临时做出调整,同意各个小组在保证完成课题实验之前,自由安排时间。

于是他们也都跟过去了。

围脖、贴吧、某瓣和逼乎的直播贴热度节节攀升,逼乎和贴吧已经上升到热门贴的位置,而围脖的话题度还在燃烧。

好奇的路人进来看完全过程忍不住留下一句:【神经病吗?】、【炒作炒疯了吧?】、【这什么节目?我要举报!】、【这是造谣!这会造成社会恐慌的!】

有人在下面贴了盛明安直播间的地址,于是路人蜂拥而至直播间,一边骂、一边举报,直播平台后台正在计算举报数量是否触底封号。

还有情绪更激动的人一个电话打到110陈述事情。

与此同时,沈老已经向有关部门领导反映。

领导一听是国家院士的名头,赶紧联系地矿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立即开会商讨盛明安预见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是否立刻下达封锁津州高架桥的命令。

然而来的人太多,各方人马争执不下,实在太耽误时间,整整半个小时过去还没商讨出一个结果。

津州高架桥升龙区一带。

盛明安下车,眺望眼前距地面六米高的高架桥,桥上车水马龙,普通人没法上去拦路。桥下来往的车辆也多,行驶速度很快,没有交警封路根本无法阻拦车辆的行驶。

赵达:“沈老还没消息传回?”

盛明安:“应该没那么快。”

赵达:“我们再等等吧。”

陈惊璆:“来不及。”

盛明安回头,赵达几人也看向他:“啊?”

陈惊璆直勾勾盯着高架桥上百米远的地方,抬手指去:“两辆载满货的牵引车过来了。”

姚资不解:“那又怎么样?不至于两辆牵引车过来就压垮高架桥吧。”

“很至于!”盛明安头皮绷紧:“不是有可能,而是一定!InSAR雷达卫星数据显示津州高架桥升龙区J9处地质形变偏向于一侧,最近一年来的内部形变尤为严重。说明有重物单独压住桥梁的一侧,而这条高架桥向下的区域有一个施工重地!”

“啥意思?”王箬声音变小,隐约听懂了。

“这一年来一直有载建筑材料重物的牵引车单独走桥梁的一侧,回来时卸了重量走另一侧。长年累月,高架桥会——”

“会怎样?”

“侧翻。”

“按理来说牵引车的重量应该在高架桥的承重范围内。”赵达说。

“是超载。”陈惊璆说:“很多牵引车都存在超载的情况,承重力只有一百吨的桥,而牵引车却超载两百吨,相当于一栋八十层的高楼压在高架桥一侧。”

干过无数份工的陈惊璆很清楚牵引车超载的情况。

盛明安:“来不及了!那两辆牵引车开过的话,高架桥一定会侧翻!桥下车流量那么大,看到前面那辆黄色校车了吗?”

“——看双方的行驶速度,很可能高架桥侧翻时,整段桥梁和重达百吨的牵引车会压在那辆校车上!”

其他人听完,不觉惊出一身冷汗:“那是辆小学校车!里面、里面得有三十几个孩子吧。”

“沈老还没回复吗?”

“来不及、绝对来不及!快想想办法——”

“通知交警、找交警帮忙行不行?”

“不行,交警绝对不会同意。”

“那怎么办?”

“大神……?”

“现在有一分钟的红绿灯,抢下这一分钟的时间设下路障。”盛明安摘下太阳帽扔一边,挽起了袖子,率先冲出去抱着任何能用到的东西扔到马路边。

陈惊璆几人也都迅速去寻找路障,垃圾桶、橡胶路锥、分道柱和废弃纸箱等等,全被搬上暂停一分钟运行的公路。

正在等待红绿灯的车辆鸣笛、司机探头不解,脾气暴躁者直接开口骂:“小兔崽子破坏公共秩序!”、“报警!赶紧报警!”

王箬脸皮薄,被骂得眼睛通红,但扛东西的动作很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