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山巍[08] 提前毕业。(第2/3页)

显然这个答辩课题引起了教授们的兴趣,空荡的教室内只剩下陈惊璆一个人清朗的声音。对面教室,紧闭的米白色大门,门后是多媒体讲台和讲台后侃侃而谈的盛明安。

“目前已知的超导材料基本只有在接近绝对零度才会表现出超导性,去年才有物理学者发现硫化氢在70c的环境下表现出一定的超导性能,这是目前已知的最高温超导材料。”

盛明安娓娓而谈,说起他近来对石墨烯的研究成果。

非常浅显的研究成果,只是仿真建模得出的猜测性结论,甚至没有实验数据做辅助。

“……我推断,石墨烯具备一定的超导性能,或许可以达到室温超导的可能。”

超导材料又被成为超导体,具备完全抗磁性、完全导电性等基本特性,可用于超导计算机、超导输电以及热核反应堆等方面,但这种材料的使用条件需在绝对零度(273c左右),最高温超导材料也在77摄氏度,人类至今没能找到室温下的超导材料。

据盛明安的推测,黑科技程序给予的新材料石墨烯,应该就是室温超导材料的一种。

说完推测,盛明安停顿几秒,很快转移到石墨烯中量子光学的现象及其应用。

“……此处运用量子力学的方法求解矩阵和方程,这是强磁场驱动下的石墨烯能带结构。”

ppt出现几张结构图,潘教授和朱教授点点头,盛明安继续说下去,并拿起笔在旁边的黑板写下方程:φ(n,k)(r)=c(n)/l^1/2·e^……

空旷的教室内,清冷的声音徐徐道来,不慌不忙,胸有成竹,这一幕逐渐与对面那间教室重叠,一时间说不清谁更像谁。

两个小时后,答辩结束。

盛明安收拾毕业论文,交给教授们,拔出u盘,下台时被潘教授喊住:“我看你论文里的意向是准备研究石墨烯?”

盛明安:“有这个意向。”

潘教授:“我有一个朋友,在研发石墨烯项目,需要我举荐你到他实验室吗?”

盛明安心一喜:“可以吗?”

潘教授:“不过我奉劝一句,如果你把石墨烯项目当成研究生毕业课题来做的话,可能毕不了业。”

盛明安微笑:“说不定呢。”

潘教授忽然想起盛明安那些数不清的创造奇迹的成就,便不说劝告的话,反正他要是真能解决石墨烯室温超导的大项目,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他摆摆手:“随便你。到时候那边说通了,我联系你。”

“行。”盛明安随即露出担忧的神色:“但是我能顺利毕业吗?”

潘教授一脸惊奇:“你这时候才担心自己能不能顺利毕业?之前申请的时候不着急、答辩的时候不担心,事情尘埃落定了才着急——盛同学,做人不要太嚣张。”

盛明安叹气:“之前只想答辩、然后毕业,现在没事做了,才有时间反思能不能过。”

潘教授差点举起教案揍他:“回去等消息吧。最多一周,你就能跟穿学士服在学校操场随便拍照。”

这意思就是说他肯定能顺利毕业了!

盛明安:“谢谢教授。”

潘教授摇头走开。

盛明安帮忙开教室门,对面的门同一时间打开,他抬头就和陈惊璆对上视线。

两人相视一笑,教授们先出来,汇集到一起边说话边走远。

盛明安和陈惊璆落在后面,盛明安问:“顺利吗?”

陈惊璆点头:“你呢?”问完他就笑说:“不用说了,你肯定能过。”

盛明安:“等会去做什么?”

陈惊璆:“吃饭?”

盛明安摸了摸肚子,有点饿。

“一起。”

“好。”

“你答辩课题是什么?教授什么反应?读研的话,哪位教授带你?明年的毕业课题想好了吗?”

“你问题好多。”

“关心你嘛。我刚才的答辩课题说了超导材料对可控核聚变的影响……”

只有两个学生的毕业论文,而且论文质量很高、答辩优秀,因此教授们没有多犹豫就予以通过。

其中盛明安关于石墨烯可实现常温超导材料的猜想以及陈惊璆超导材料在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应用,分别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

也是恰好,教授们讨论陈惊璆那篇论文时,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段绪儒受科大邀请来物院开了一堂核聚变反应堆的讲座。

讲座结束后,段绪儒到教授们的办公室遇到他们在谈论陈惊璆的论文,好奇之下拿来看,觉得是个挺不错的思路,便打听陈惊璆其人,得知他毕业了正准备读研,于是提出建议,可以让陈惊璆去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学习。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隶属于华国核工业集团,是国内最早研究核聚变能源的专业研究院。

陈惊璆得到段绪儒的青睐,也是不错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