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一废西厂(第2/5页)

最关键的是,陛下此举,全然不顾东厂目前执掌者怀恩的面子。汪直好歹是怀恩看着长大的,到时候东西两厂对峙,让阿直如何面对一手带大他的怀恩公公呢?

杨休羡一针见血地分析道,以皇帝的性格,他这个心思想必由来已久,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做出这种决定的。说不定在几年前,甚至登基后不久,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而且你安知,皇帝要的,是不是就是这“一腔热血”?

星海,你可还记得你十六七岁初出茅庐的时候,办下的那些案子么?

若是放到今时今日,二十八、九岁的万指挥佥事大人,是否还能做到像当年一样,为民请命,快意恩仇呢?

万达被他反问的无话可说。

毕竟如今他有家有业还有儿子,不似当年一样,是个全然的愣头青了。

“我等皆是朝廷鹰犬,帝王之刃。陛下所指之处,就是我等前驱之所。所以莫要说阿直年轻冲动。皇帝要的,就是他这份天不怕地不怕的心性。做一些不管是现在的你,还是怀恩公公,都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情了。”

杨休羡冷静地说道。

不久之后,西厂果然办下了一个轰轰烈烈,震惊朝野,绝不亚于当年万达手笔的大案子——杨华案。

这位杨华,其曾祖父乃是永乐朝“三杨”之一,与杨士奇,杨溥并驾齐驱的首辅杨荣。

杨大学士一生显赫,没想到子孙后代里面却是混蛋频出。

他的孙子杨泰和其子杨华不念祖训,不顾皇恩,在福建老家横行乡里,贪赃枉法,杀害无辜百姓,被人告了状。

说来也巧,刑部在接到了状子后,派遣了主事邱子晋前往福建调查。

锦衣卫这边,则派出了总旗高会,协同邱子晋一同办案。

几天之后,还没过正月呢,万达收到高会传来的消息,说他和邱大人刚到福建,就受到了杨家的款待和贿赂。贿赂的数额多达千金,把邱大人都给“乐”坏了。

这杨家人真有意思,你说他们不通时务嘛,人家行贿是一把好手,前脚京官刚到,后脚就来塞钱。消息不可谓不灵通。

但是你说他们消息灵通,偏偏人家身处福建,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小邱大人和这位貌似憨厚的高总旗,是跟着锦衣卫鼎鼎有名的大煞星万达混的——京里压根没人敢向他俩送礼行贿。

这边万达刚回复邱子晋他们稍安勿躁,继续打听消息。

那边杨华就偷偷离开福建,带着无数金银,来到了京城,在万达的眼皮子底下开始行贿。

汪直就是在这个时候带着西厂的人马加入到了这个案子里。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东厂刚开张,自然要抓条大鱼,才对得起陛下的顾念啊。

汪直可是卯足了劲,想要学学他素素当年办案的样子,给娘娘长脸,给陛下争光,给太子和皇长子们看看他的本事。

杨华到京后,汪直故意让他“活动”了一阵子,由着他到处找门路,塞银子,然后趁其不备,将他一举抓捕。

不愧是“三杨”的后人,其曾祖父的门生如今可谓是遍布朝野,即便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人还依然互为犄角,将文官集团报团取暖的特质发挥的淋漓尽致。

从杨华身上搜出来的送礼名单,几乎将半个朝堂的名臣都一网打尽。

不但如此,连杨泰的弟弟,当今兵部主事杨士伟,和杨士伟的姐夫礼部主事董序,乃至司礼监的太监黄赐和陈祖生都牵涉其中。

要知道,黄赐可是太子朱佑樘身边伺候的得宠的大太监,而兵部主事杨士伟可是现在的兵部尚书项忠一手提拔上来的!

在得知这份名单后,万达也是无言以对。

这案子若是彻查下去,拔出萝卜带出泥,恐怕大半个朝堂都会因此被拖下水。可不是他过去,在地方上绊倒一两个土豪劣绅,甚至一个不得皇帝喜欢的王爷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四月二十七日,在福建和京师两地人马联合查案三个月后,杨华案告破,杨泰父子被判死罪。杨华本人因为遭不住西厂刑法,死在狱中。

这是汪直破获的第一个大案。

若是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也就罢了。

毕竟这两人杀人行贿的证据铁证如山,从邱子晋呈上的奏折中可以看到,他们一家这三四十年来,在当地赫然是个小朝廷了。

当地的百姓甚至将杨泰称为“杨千岁”,当地的官员们也任其作恶,“只知有杨家,竟不知有朱家”是也!

但是汪直并没有收手,他决定一网打尽。

广西勘事郎武清、太医院蒋宗武、浙江左政使刘福、礼部郎中张廷纲、云南监察御史黄本、左通政方贤,这些位列在受贿名单上的人,皆被汪直以各种理由抓入了西厂,严刑拷问。(注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