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榜样力量(第2/2页)

三十米宽六十米长的标准冰场上,冰刀破开冰面的声音不断响起,王熠不厌其烦地进行着滑行与跳跃练习。

哪怕此时只是训练,他对自己的技术要求依旧很高。滑行速度,步法效率,跳跃进入滑出每一处细节,简直到了苛刻的地步。

以他已经练了好几个赛季的后内点冰四周跳为例。

一开始试做这个左脚后内刃滑行,右脚刀齿点冰起跳的跳跃时,他还是使用简单的左脚前外刃转三后内刃方式。

顺利完成了三四次后,连续转三已经不能满足。Twizzle捻转步三圈,接大一字步进大一字步出,简直看的人眼花缭乱。

这不是夸张。

王熠在训练,花样滑冰国家队成年组,其他五位男单运动员也在边看边练。

几个月之后就是平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但凡有点志气,就没有人会在这种时间放松自己。

别忘记。

王熠芬兰世锦赛上争回的参赛名额可是三个!

就算他自己用掉一个,不是还有两个,等着剩余几人争夺么。

砰!

“白旭宁!之前怎么教你的?!起跳的时候为什么要离挡板墙那么近?!”

训练间隙,王熠喝水休息。

一声闷响声传来,努力练习了一个多赛季,初步掌握勾手四周跳的白旭宁,落冰滑出阶段撞在了挡板墙内侧的海绵垫子上,换来主教练徐添喜恨铁不成钢的怒吼。

冰场边,王熠表情淡定的拧上保温杯盖子,继续观看了一会儿这位东北汉子,倾尽全力的训练过程。

心里默默得出一个结论,白小胖的跳跃天赋确实过人。连续试做十次勾手四周跳,成功率已经将将超过了六成。

以及,另外四位男单运动员。

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阿克塞尔三周跳一个赛一个的稳,后外点冰四周跳更是一个不落全部掌握。

真好啊,良性发展的苗头已经出现。他相信继续把中国星联赛运营下去,未来还会涌现出更多的超级新人。

十六七岁掌握勾手四周跳算什么。

十四岁就达到这种高度的天才,他又不是没见过。

“王哥!我最后那跳看见没?连的3T双手上举,是不是多多少少带了一点儿你的风采?”

思考之中,2001年2月1生,刚刚度过16周岁生日的白旭宁,结束了一段训练滑到王熠附近。

有些期盼,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心中的偶像,极度渴望从王熠的口中听到夸赞。

他对面,王熠笑呵呵的观察了一下这位,初见自来熟,娃娃脸,骨架大,明明不胖却显得身材粗大的后辈,干脆果断地竖起一根大拇指,为他点了一个赞。

喜的白旭宁原地蹦跳握拳欢呼,在王熠的目送下忘记了疲倦,再一次投入进跳跃练习。看的一直在关注他表现的徐添喜摇头苦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教训这个活宝好。

与他已经退役的两位前弟子相比,白旭宁这个新徒弟,明显更具天赋也更加努力。

志向方面虽然没有明说,可花样滑冰队这么多人,谁看不出来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儿。

再加上王熠这个偶像的榜样力量,平时训练生活之中有形无形的激励,他包括最近几年加入国家队的年轻人,一个比一个练的认真刻苦。

男子单人滑盛世已然可期,女子单人滑也焕发了新活力。所有的改变,都是因为多了一个人。都是因为多了一个王熠。

“老勤,下来练什么?”

“五十次,组合不限,联合跳跃。假想前提,你自由滑比赛出现失误,临场改变两联跳、三联跳类型和周数组和。”

“行,那我开始了。”

放下保温杯,确定过训练课题。

王熠在李勤的注视下,开启了新一轮练习。

挡板墙外,李勤手捧训练笔记,右手捉着中性笔,王熠完成一组跳跃,笔尖移动迅速写下一行缩写。

短短十几分钟过去,各种后外点冰四周接后外结环三周或者两周,勾手四周,接点冰两周,结环两周的奇葩跳跃组合写满了大半张纸。细细一数,出现重复的跳跃种类,竟然没有超过十指之数。

嚯?!

阿克塞尔三周跳,接后外点冰四周跳?!

虽然不幸失败摔倒了,可场上的臭小子真敢想也真敢做。

这大约就是成绩跟实力带来的底气吧。

回顾过去,品味现在。他从小看着长的大孩子,真的是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从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