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莫欺少年穷(第4/4页)

海津各大皇会骨干人员,平时散在各行各业,每逢皇会前夕,则由会首牵头召集,进行彩排演练。皇会中断好几年,再加上跑江湖的人居无定所,除去部分长居本地的,其他人一时半会其实召集不到。好在海津码头前来闯荡者层出不穷,最不缺的就是技艺上的能耐人。会首们放出消息,擦亮眼睛,重赏之下,自有勇夫。王掌柜与重点赞助的两家会首,几天工夫,见了好些或举荐或自荐而来的“挂子行”好把式。所谓“挂子行”,即无帮无派卖艺为生的江湖艺人,这些人卖的是武行,多精于杂耍武艺。王掌柜管的码头分店,两家会首实际就是码头上苦力混混们的头儿,历来在皇会上演的正是武行。

说是武行,真正武林高手,自恃身份,谁来凑这个热闹?颜幼卿开始还有些期待,连看几日,什么五虎棍、长短兵器,尽是些表面花哨漂亮,专为演出而练的招数,也就看懂了其中门道。好比梨园武生,样子再好,也是不能见血杀人的。

这天看了一场大力壮士耍石秤砣。这一门拼的是实打实的力气,表演者需举起水桶般大小的石秤砣,还要做出各种动作。颜幼卿瞅着有些不对,见王掌柜与会首们拍手叫好,就要将人留下,偷偷拉扯几下另一位管事。那管事最善应变,让他悄悄退到外边等着,寻个由头将王掌柜临时支了出来。

颜幼卿问:“掌柜的,皇会上演武行,道具能作假么?”

王掌柜一听,忙道:“那哪儿成?叫人瞧出来,脸面往哪儿搁?若是遇上另一家也演这个,定要现场做出许多花样,比个高下,弄虚作假还能不露馅儿么?”

颜幼卿听他这么说,道:“掌柜的,那石秤砣恐怕有假。”

“啊?此话当真?”

“我从前给人帮工,共事的人里有老江湖艺人,听过一些门道。那壮士举手抬腿,有些不协调之处。掌柜的若是细察,当能看出端倪。”从前傅中宵手底下,有不少跑江湖改行做山匪的,颜幼卿曾听来许多经验。况且他有真功夫,刀尖上舔血的日子过了几年,眼力自是比一般人好得多。

“这……”王掌柜颇为犹豫,“若是你看岔了,这等江湖人士,最重脸面,得罪了他,怕是不好收场。”

颜幼卿想想,道:“掌柜的只要想个法子,叫他不小心将石秤砣掉到地下,多半就能一目了然。”

之后管事的送那壮士出门时,特地领人走在背阴面。台阶下一小滩积水结冰没化,那壮士被管事的几顶高帽送得飘飘然,不留神脚下打滑,一个趔趄,手里提溜的石秤砣摔到地上,翻滚着撞上门前石狮底座,碎成好几大块。果然里头是空心的,不过一个壳子吓人罢了。

经过此事,王贵和对颜幼卿愈加信重。临时抽调一个伙计顶替他看守库房,叫他这个月协助大账房,专管皇会物资筹备事务。颜幼卿收拾铺盖往店面搬,带出床板上几张报纸。三文钱买来的字纸,颜幼卿并不打算扔掉。弯腰捡拾,看见免费赠送的《新春特刊》有一页平落在地上,中间一行大标题:《仙台山历险记》,作者署名:怀谷散人。